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夏时的词语解释
夏时的意思
拼音:xià shí    注音:ㄒㄧㄚˋ ㄕㄧˊ
基本解释

夏 代的历法。《礼记·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时焉。’” 郑玄 注:“得 夏 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论语·卫灵公》“行 夏 之时” 宋 朱熹 集注:“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
指夏天。《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

基本含义
指夏天的时候,也可引申为炎热的季节。
详细解释
夏时是一个古代词语,原指夏季的时候。夏季是一年中温度较高的季节,常常伴有炎热的天气。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事物或场景的炎热,比如心情炎热、气氛炎热等。
使用场景
夏时常常用于描述夏季的气候和环境,也可用来形容人们的情绪或气氛。适用于天气炎热的夏季,或者形容人们的热情高涨的场合。
故事起源
夏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来描述夏季的时候。在古代,夏季是个炎热的季节,人们常常感到热浪滚滚,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夏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夏”是指夏季,“时”是指时间。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夏时的阳光炙热无比,人们都喜欢在树荫下避暑。2. 这个城市的夏时气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真是热得让人难以忍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夏季炎热的天气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夏季的太阳高悬天空,炙热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感到炎热的夏季场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夏季相关的成语,比如“酷暑”、“炎夏”等,以及其他描述季节的成语,如“寒冬”、“秋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时的阳光晒得我出了很多汗。2. 初中生:夏时的天气很热,大家都喜欢去游泳池游泳。3. 高中生:夏时的夜晚,人们都喜欢在户外露天音乐会上欣赏音乐。4. 大学生:夏时的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大地,人们都喜欢在海滩上晒太阳。5. 成年人:夏时的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在空调房里避暑。
(0)
诗文中出现“夏时”的诗词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

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

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

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

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

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

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

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

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

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

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

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

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

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意渡大瀛海。

举头祇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

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

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

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

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

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

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

(0)

夏日诗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

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

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徵商。

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

棋局纵横陈,博弈合双扬。

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

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0)

题妙寂寺

老鹊呼檐人起早,华鲸催午日西迟。

不因地迥稀尘事,那得冬阴似夏时

(0)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茜。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历岂能遍。

一览青可了,无如此中善。

(0)

西园晚步二首·其一

龙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

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