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遵守规章制度、守法守纪、有条不紊的场合。
-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做事总是按照版章来进行。2. 在这个公司,大家都要遵守公司的版章,不能随意违反规定。
- 基本含义
- 指规章制度或法律条文。
- 基本解释
(1).帐簿。亦借指登记在簿册上的财物。《明史·潞王翊鏐传》:“将来本支千亿,请索日频,尽天府之版章,给王邸而不足也。”
(2).版图,疆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故知西北周数万里之版章, 圣祖 垦之, 世宗 耨之, 高宗 获之云。” 清 王韬 《<普法战纪>代序》:“幅员三万里,北至於朔漠,南至於 滇 粤 ……版章恢廓,前此之所未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规章制度相关的成语,如“法网恢恢”、“守望相助”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版章,不做违纪的事情。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版章,努力学习。高中生:大学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学校的版章,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版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年人: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法律的版章,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唐代的一位官员。他在担任官职期间,讲究纪律,严格执行法律,对官员和百姓都一视同仁。他的政绩卓著,治理有方,因此被称为“版章官”,后来“版章”也就成为了一个表示法律规章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将“版章”与“法律规章”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一本厚厚的法律书籍,上面写着各种规定和条文,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版章”,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详细解释
- 版章原指规定文字的木板或石碑,后泛指规章制度或法律条文。成语“版章”比喻规章制度或法律条文,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规矩、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