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 宋 苏轼 《仇池笔记·盘游饭谷董羹》:“ 罗浮 颖老 取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宋 范成大 《素羹》诗:“氊芋凝酥敌 少城 ,土藷割玉胜 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糝,新法儂家骨董羹。” 明 李东阳 《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茅柴火底春风软,骨董羹中滋味长。”
- 基本含义
- 比喻陈旧、过时的东西。
- 详细解释
- 骨董羹,由“骨董”和“羹”两个词组成。骨董指的是古董、古玩,羹指的是一种汤。成语骨董羹比喻陈旧、过时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旧时代的风俗习惯。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观念已经过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自嘲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关于骨董羹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确,但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古代饮食文化有关。古时候,人们在烹饪中使用骨头熬汤,这种汤被认为是珍贵的食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骨董羹逐渐被人们所抛弃,成为了陈旧过时的代表。
- 词语结构
- 骨董羹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骨董”用作形容词,修饰“羹”。
- 例句
- 1. 这种老式手机已经成了骨董羹,没人再用了。2. 这套家具看起来很华丽,但已经是骨董羹了。3. 这种传统的观念已经过时,变成了社会发展的骨董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古董商人在炖一锅汤,里面放满了陈旧的骨头,这锅汤就成了骨董羹。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来扩展你的词汇量,例如“随波逐流”、“一成不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奶奶家有一些骨董羹,她说那是很古老的东西。初中生:那家博物馆里展示的古代器物都是骨董羹,很有历史价值。高中生:这种传统观念已经是骨董羹了,我们应该追求现代化的发展。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已经过时了,看起来像是骨董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