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穴的词语解释
三穴的意思
拼音:sān xué    注音:ㄙㄢ ㄒㄩㄝˊ
基本解释

三窟。《晋书·王衍传赞》:“ 夷甫 两顾,退求三穴。” 唐 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有白黑鹰》诗之一:“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涉颍》:“三穴未为得,一舟不作痴。”参见“ 三窟 ”。

基本含义
指一个地方或物体有三个洞穴或孔穴。
详细解释
三穴是一个由“三”和“穴”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数量,意味着有三个;“穴”表示洞穴或孔穴。因此,三穴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地方或物体有三个洞穴或孔穴。
使用场景
三穴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物体具有三个洞穴或孔穴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工具、器械或建筑物等具备三个洞口的特点。同时,三穴也可以比喻某个事物具有多个方面或层面。
故事起源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与三穴这个成语相关联。但是,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它可能起源于古代建筑物或工具的特点。
词语结构
三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把锁有三穴,需要三把钥匙才能打开。2. 这个装置有三穴,可以同时处理三个任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三穴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物体或建筑物上有三个洞穴,然后将这个形象与三穴这个词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学习更多有关建筑、工具或器械等方面的知识,以扩展你的词汇和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有三个穴,可以插入三种不同的形状。2. 初中生:这个工具有三个穴,可以同时完成三个不同的操作。3. 高中生:这个建筑物有三个穴,分别通向不同的房间。
(0)
诗文中出现“三穴”的诗词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其一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韝。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0)

狡兔行

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

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

(0)

玄兔

传闻三穴久储精,日啖玄霜异质成。

八窍总含苍露湿,一身斜亸黑云轻。

行来青锁应难觅,立向瑶阶却尽惊。

自是太平多瑞物,愿随毛颖咏干城。

(0)

玄明宫行

长安送客城东道,柳叶杨花春正早。

玄明宫前下马时,一片烟光长萋草。

宫中道士邀我入,素果清茶日未昃。

白河东下楚城西,指点湖山三叹息。

正德三年与四年,刘瑾专权斧扆前。

可怜帝主推心腹,纵有丘张岂比肩。

帷幄空多戚里恩,论思无复侍臣尊。

千官尽走东河下,庶政全归左顺门。

震主倾朝不自知,回天转日更谁疑。

金貂满座衔恩日,朱绂升堂颂德时。

翻嫌仇李光荣薄,却笑曹侯意气卑。

谋生意拙还谋死,更起玄明作蒿里。

甲第侯王已莫伦,阴山将相那堪比。

土石西山半欲摧,栋梁南国万牛回。

虚阁平临金阙杪,假山下指凤城隈。

琪花瑶草寻常得,万户千门次第开。

千门万户谁甲乙,玄明之宫推第一。

金碗常思埋甲盾,铜驼不解生荆棘。

自古威权不到头,九重一怒罪人收。

几人烈焰俱灰灭,一旦冰山作水流。

冰山烈焰事俱非,座上门前客尽稀。

须臾蔓草萦枯骨,宛转佳城属羽衣。

门掩宫河十里长,山藏陇树一千行。

今古谁存三尺土,奸雄空作百年忙。

春风有客时双入,寒食何人奠一觞。

卧牛不得归岗势,怨鹤空闻绕夕阳。

夕阳漠漠鹤归迟,却忆玄明全盛时。

千人举杵万人和,九仞为台十仞池。

雨露霜霾归喜怒,层青丹碧岂珍奇。

万民累足臣屏息,四海离心主不知。

从来偏重多忧患,自古末流难障捍。

东京政事三公缺,阉宦专权祸尤烈。

正统王振擅权时,先朝李广亦恣雎。

只今不独刘瑾盛,帝主旁前安可知。

倚社难熏古如此,操刀必割谁能已。

三穴那能穷帝旁,万机况复归司礼。

救枉扶偏本不同,更张琴瑟始成功。

还期圣主思前事,莫遣玄明有别宫。

(0)

题陈太守抱瓮亭

瓦瓮浇蔬手自携,汉阴老圃是吾师。

灵扃春意长无恙,世路机心总不知。

狡兔谩劳三穴巧,痴鸠甘守一巢危。

愿公且未投簪去,坐镇民风息险巇。

(0)

悲哉行

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

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

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