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塞笳的词语解释
塞笳的意思
拼音:sāi jiā    注音:ㄙㄞ ㄐㄧㄚ
基本解释

塞外的胡笳。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塞笳。”

基本含义
指无人欣赏的音乐或文章。
详细解释
塞笳,塞指荒僻之地,笳指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合称塞笳,意思是在荒僻地方吹奏笳声,无人欣赏。用来形容写作或演奏的作品无人欣赏,或者指无人理解、欣赏的言论、文章。
使用场景
塞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或言论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或欣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文化水平低下,无人理解艺术或文学作品。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主父偃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才华被人们所忽视,因为他所创作的音乐无人欣赏。有一次,主父偃在塞外吹奏笳,无论风雪还是沙尘暴,都无人听闻。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主父偃的音乐才华被埋没的情景,后来也就有了成语“塞笳”。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他的文章就像是塞笳,没有人欣赏。2. 这首歌曲在当时被称为塞笳之作,没有人欣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荒僻的地方吹奏着笳声,却没有人欣赏,从而联想到塞笳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主父偃的音乐才华以及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被老师批评了,觉得自己的画像是塞笳一样。2. 初中生:我写的作文被同学嘲笑,感觉自己的努力就像是塞笳。3. 高中生:我参加的朗诵比赛没有得奖,觉得自己的表演就像是塞笳一样。4. 大学生:我的论文被导师批评了,觉得自己的研究就像是塞笳一样。
(0)
诗文中出现“塞笳”的诗词

湖雁篇

秋山落叶声瑟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喨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0)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禦沟、春水溶溶。

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

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前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

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

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0)

怀侯韩振蓝山

贫苦日相共,宦游天一涯。

有官真似水,无梦不还家。

五岭来山瘴,孤城接塞笳

别离春已暮,多恐鬓将华。

(0)

贺新郎·其二

彩笔龙絮攫。叹才人、半肩书剑,新丰栖托。

濯足须教倾斗酒,讵必南荣企脚。

喜大雅、于今重作。

老矣吾惭鞭弥役,让英游、壁垒惊河朔。

拼撇赋,供君索。招邀浪说平津阁。

但清宵、秋灯相劝,秋花相酢。

双手持螯兼持酒,一笑世情云薄。

造物者、因何摇落。

便使珠喉能宛转,怕卷帘、明月今非昨。

聊试听、塞笳乐。

(0)

钱塘春感六首·其二

王气凌虚散晓霞,虎闱麟阁静烟花。

中天日月迂黄道,沧海风云冷翠华。

望帝神游夔子国,乌衣梦隔野人家。

当时举目山河异,岂但红颜泣塞笳

(0)

送黄公还朝

长川冰雪覆寒沙,此日愁闻入塞笳

两地云泥分席上,一江南北即天涯。

徒劳永夜游仙梦,渐远明河贯月查。

珍重诗篇兼赠处,愧将燕石报琼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