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安乐。 元 王逢 《览周左丞伯温拜御史扈从集》诗:“游豫循常度,恬熙属纍朝。”《明史·申时行传》:“然是时天下承平,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不知本住林泉,耕田凿井,恬熙相安,原无所戚戚於中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宁静愉快,神态和蔼可亲。
- 详细解释
- 恬熙是由形容词“恬”和形容词“熙”组成的成语。恬指宁静、安详,熙指光亮、愉快。恬熙形容一个人的心情平静愉悦,神态和蔼可亲。
- 使用场景
- 恬熙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情、神态或气质,表达某人平和宁静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样子。
- 故事起源
- 恬熙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卷一百六十二·孔子世家》。当时,孔子的学生曾子问他:“何为恬熙?”孔子回答说:“恬熙者,恬淡而无忧也。”这个故事中,孔子用“恬熙”来形容一个人内心平和、无忧无虑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恬熙由两个形容词组成,恬在前,熙在后。
- 例句
- 1. 她一直保持着恬熙的心态,从不为小事烦恼。2. 面对困难,他总能保持恬熙的表情,给人一种安定感。
-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恬熙”与“田野里的喜鹊”联想起来。想象自己在一个宁静的田野里,看到一只喜鹊在欢快地飞舞,心情也会变得恬熙愉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恬熙相关的成语,如“和颜悦色”、“笑逐颜开”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天放学都会用恬熙的表情迎接我回家。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面带恬熙的笑容,让我们感到放松和愉快。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恬熙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