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粗糙坼裂。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皴皵老松根,晃朗驪龙窟。” 宋 梅尧臣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表面有皱纹、皮肤粗糙。
- 详细解释
- 皴皵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有许多皱纹或皮肤粗糙的状态。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老人的皮肤、树木的树皮、土地的干燥裂纹等。
- 使用场景
- 皴皵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皮肤老化或受损、树木的树皮干燥龟裂、土地的干燥裂纹等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流逝。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小宛》中有一句“皴皵其肌”,形容女子皮肤粗糙。这句话意味着女子的皮肤不再年轻光滑,已经出现了皱纹和细纹。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形容物体表面有皱纹、皮肤粗糙的状态,成为了成语“皴皵”。
- 词语结构
- 两个相同的词语组合而成的成语,属于重叠词。
- 例句
- 1. 她的手指皴皵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2. 这棵树的树皮皴皵,看起来很古老。3. 干燥的土地上布满了皴皵的裂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皴皵”联想为老人的皮肤,想象老人的皮肤上有许多皱纹和细纹,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皮肤、岁月、自然界变化有关的成语,如“皮开肉绽”、“风华正茂”等,可以帮助拓宽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的脸上有很多皴皵,看起来很有趣。2. 初中生:这棵树的树皮皴皵的,好像是被风吹干的。3. 高中生: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皴皵的印记,让人感叹光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