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扬官员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公正、光明磊落。
- 例句
- 1. 这位官员一直以廉吏著称,没有一丝污点。2. 她是一位廉吏,对待每个案件都非常公正。
- 基本含义
- 指廉洁正直的官员或公务员。
- 基本解释
◎ 廉吏 liánlì
[honest official] 清廉守正的官吏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廉洁官员的故事和相关成语,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尘不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廉吏,为人民服务。2. 初中生:廉吏是社会的楷模,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3. 高中生:在腐败的社会中,廉吏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4. 大学生及以上:廉吏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共同保护和支持。
- 故事起源
- 《史记·廉吏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廉吏的故事。故事中,廉吏郑国公孙骄在担任官职期间,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他不仅不接受贿赂,还不允许他人行贿。最终,他因为廉洁正直而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尊重。这个故事成为了人们对廉洁官员的标杆,也使得“廉吏”成为了一个褒义词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廉吏”拆分为“廉”和“吏”两个部分记忆。廉洁的官员就是廉吏。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清廉守正的官吏。《史记·滑稽列传》:“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东观汉记·周泽传》:“ 北地 太守 廖信 贪污下狱。詔以 信 田宅、奴婢、钱财,赐廉吏太常 周泽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幸际圣明,直道之获伸如此,廉吏之可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