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应化的词语解释
应化的意思
拼音:yìng huà    注音:ㄧㄥˋ ㄏㄨㄚˋ
使用场景
应化这个成语常用于科学、化学等领域,用来描述物质变化的过程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态度或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句
1. 这种物质经过应化反应后,颜色变得更加鲜艳。2. 他的态度发生了应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基本含义
指物质变化或化学反应的现象。
基本解释

(1).顺应变化。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道法》:“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胃(谓)失道。”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应化则变,感气而成。” 晋 陆机 《辨亡论上》:“歷命应化而微,王师躡运而发。”
(2).佛教语。谓佛、菩萨随宜化身,教化众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 天帝释 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父。” 许地山 《命命鸟》:“壁上挂的都是 释迦 应化的事迹……一进门就知那是佛教底经堂。”

延伸学习
如果对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应化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纸放在火上,看着它应化成灰烬。2. 初中生:经过应化反应,原来的白色物质变成了黄色。3. 高中生: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了物质经历应化过程后的变化。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应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它是从中国古代医学和炼丹术中衍生出来的。在古代,人们对于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实践和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化成语的形成,也是基于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和总结。
记忆技巧
要记住应化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物质变化或化学反应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种物质在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条件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就能记住应化的含义。
词语结构
应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应”,宾语是“化”。
详细解释
应化是由“应”和“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应”表示事物发生变化的应有之理,也指事物的反应或响应;“化”表示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应化这个成语指的是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现象。它形容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条件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0)
诗文中出现“应化”的诗词

秀州城外九里有竹树小桥予十八年前与友人解晦叔饮别于此今过之景物依然而解生已亡悲叹不足复成小诗

当年共醉此桥边,道旧狂歌至暮天。

得句旋题新竹上,移舟还傍乱花前。

君埋尘土骨应化,我逐风波心欲燃。

落日长号感人事,沙头寂寞上渔船。

(0)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闻君小邑暂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

炉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

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0)

千秋岁.送别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0)

西湖八绝句·其八

愁看属玉弄花矶,紫燕翻翻湿翠衣。

寂寞春风香不起,残红应化雨丝飞。

(0)

古冢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

(0)

于忠肃墓

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

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

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