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行为凶猛残暴,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猛烈程度。可以用于描述战争、暴力事件等。
- 例句
- 1. 他的行为酷烈,没有任何怜悯之心。2. 这场战斗异常酷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基本含义
- 形容冷酷无情、凶猛残暴。
- 基本解释
◎ 酷烈 kùliè
(1) [cruel;fierce]∶极其猛烈
酷烈的摧残
(2) [heavy]∶[香气]浓烈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酷烈相关的成语,如“酷肖”、“酷似”等,来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眼神酷烈地盯着我,让我感到害怕。2. 初中生:这场比赛非常酷烈,双方都拼尽全力。3. 高中生:他的攻击手段酷烈无情,毫不留情地打败对手。4. 大学生:这个电影中的打斗场面非常酷烈,让人眼花缭乱。5. 成年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酷烈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古代战争和暴力事件有关。在古代战争中,酷烈一词可能用来形容敌方军队的凶猛残暴或战场上的激烈战斗。
- 英文翻译
1.[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酷烈与冷酷无情、凶猛残暴这些含义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或事物的冷酷无情、凶猛残暴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酷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 详细解释
(1).残暴。《荀子·议兵》:“ 秦 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新唐书·刘建锋传》:“凡 宗权 党散为盗者,皆以酷烈相矜。” 章炳麟 《訄书·平等难》:“若是,虽法吏之囚錮役作其罢民,亦酷烈自擅也。”
(2).猛烈;强烈。《后汉书·荀爽传》:“酷烈之气,焚烧山林。” 宋 司马光 《答李大卿孝基书》:“闻 大卿 所服之药,皆躁悍酷烈,他人莫能近口。” 闻一多 《说舞》:“他们所求的只是那能加强他们的生命感的一种提炼的集中的生活经验--一杯能使他们陶醉的醇醴而酷烈的酒。”
(3).浓烈。《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郁。” 郭璞 注:“香气盛也。” 唐 王琚 《美女篇》:“玉臺龙镜洞彻光,金炉沉烟酷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