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有方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合乎规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
- 例句
- 1. 他做事很有方,总能把握好分寸。2. 她的学习方法很有方,每天都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3. 这个领导处理问题很有方,总是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 反义词
无方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合乎规矩,有分寸,有条理,有章法。
- 基本解释
◎ 有方 yǒufāng
(1) [with the proper method]∶得法
领导有方
(2) [disobey]∶有违
此事只好得罪,有方尊命了。——《镜花缘》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有方相近的成语,如“有条不紊”、“有章可循”等,来扩展对言行举止得体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书包总是整整齐齐的,看上去很有方。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也很有方。3. 高中生:他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总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表现得很有方。
- 故事起源
- 有方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二年》:“吾有方矣。”这句话原意是指我有了计划和方案。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表示一个人行为举止得体,有分寸,有条理,有章法的意思。
- 英文翻译
1.with the proper method; in the right way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有方”理解为“有方向”,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是盲目行动。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有”,谓语是“方”。
- 详细解释
(1).犹四方,各方。有,词头。《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 孔 传:“王叹而以道告汝众方与众多士。”《国语·郑语》:“於是乎先王聘后於异姓,求财於有方,择臣取諫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韦昭 注:“使各以其方贿来,方之所无,则不贡。”
(2).有一定的去向、处所。《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何晏 集解:“ 郑 曰:‘方,犹常也。’” 邢昺 疏:“父母既存,或时思欲见己,故不远游,游必有常所,欲使父母呼己,得即知其处也。”
(3).有道;得法。《庄子·人间世》:“有人於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方,道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 瓉 少稟志节,资性忠果,奉上以诚,率下有方。” 唐 韩愈 《答李翊书》:“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志铭》:“既而经纪有方,智足以扩其业,利足以仁其三族。”如:领导有方;指挥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