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宋 瓷窑名。窑址在 浙江 龙泉县 南七十里 华琉山 下。 北宋 处州 龙泉县 旧有 龙泉窑 , 南宋 章生一 、 生二 兄弟在此制瓷,各主一窑。 生一 所制之瓷号哥窑, 生二 所制者号弟窑。哥窑之瓷以胎细质白著称。参阅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卷十五、 清 朱琰 《陶说·说古·古窑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做一个金漆笼儿,黄铜钩子,哥窰的水食罐儿,緑纱罩儿。” 清 曹寅 《铜鼓歌》:“豪华徒夸子父鼎,赏鑑何重哥窰缾。”
- 基本含义
- 指兄弟之间的友情深厚,情同手足。
- 详细解释
- 哥窑是由汉代文学家刘向《说苑》所记载的成语,其中“哥”指的是兄弟,而“窑”则是指同窑同炉的意思。成语中的“哥窑”形容兄弟之间的友情深厚,情同手足,关系密切。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兄弟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故事起源
- 据说,哥窑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齐宣王,一个叫齐幽公。齐庄公非常疼爱两个儿子,他希望两个儿子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关系密切。于是,他在宫中建了两个窑,一个叫哥窑,一个叫弟窑。齐庄公告诉两个儿子,只有在哥窑和弟窑里烧出的砖才是真正的砖,其他地方烧出的砖都是次品。齐宣王和齐幽公非常听话,他们每天都去哥窑和弟窑里烧砖,并且互相帮助对方。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哥窑和弟窑里烧出的砖质量非常好,成为了齐国的特产。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兄弟之间友情深厚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真正的哥窑,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2. 这对兄弟情同手足,真正体现了哥窑的精神。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两个兄弟一起在窑里烧砖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烧出了高质量的砖,从而形成了深厚的友情。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形容亲密友情的成语,如“手足之情”、“形影不离”等,来进一步丰富对友情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同桌是哥窑,我们经常一起玩耍。2. 初中生:他们两个是真正的哥窑,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3. 高中生:他们两个大学时就是哥窑,现在还是非常好的朋友。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几个人是哥窑,每天一起学习、一起娱乐。5. 成年人:我和我的死党是哥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