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持宽柔之道。《书·洪范》“高明柔克” 孔 传:“臣当执刚以正君,君亦当执柔以纳臣。”
- 基本含义
- 指坚持柔和的态度和方法,以达到目的。
- 详细解释
- 执柔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执意坚持柔和。执意表示坚定的决心,柔和表示温和、柔软。这个成语强调在处理问题或与他人交往时,采取温和、柔软的态度和方法,而不是强硬、咄咄逼人。
- 使用场景
- 执柔常用于劝告他人在处理纠纷、争论或交往中,不要过于强硬,而应采取柔和的态度。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保持乐观、温和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执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季札的人,他在面对强敌时,坚持采取柔和的态度,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强调了执柔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执柔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在处理矛盾时,我们应该执柔而不执强。2. 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执柔以待,很少与同事发生冲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执柔”与柔软的物体联系起来,形成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以柔克刚”、“柔中带刚”等,以丰富对执柔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希望和同学们友好相处,所以我会执柔以待。中学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保持执柔的态度,不轻易放弃。大学生:在处理团队合作时,我们应该相互包容,执柔以求达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