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杀害。《魏书·刘昱传》:“常见卧尸流血,然后为乐,无所诛害,则忧思草草。”
- 基本含义
- 指残害、杀害,特指不公正或恶意地对待他人。
- 详细解释
- 诛害是由“诛”和“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诛”意为惩罚,通常指对罪犯进行严厉的惩罚;“害”意为伤害、杀害。结合起来,诛害表示对他人进行残害或杀害的行为,尤其强调其不公正或恶意的性质。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些恶劣的行为或对他人的不公正对待。可以用来指责某人利用职权或地位,故意伤害他人或对其进行报复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与诛害这个成语有关。故事中,项羽在战略上大败刘邦后,刘邦派人前来跟他谈判。项羽对刘邦表示,如果他能把自己的兵器交出来,自己愿意投降。刘邦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当项羽交出了兵器后,刘邦却违背诺言,诛杀了项羽。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诛害”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 例句
- 1. 他利用职权诛害了无辜的人。2. 这个公司的老板经常诛害员工,导致大量员工离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诛害”与“残害”、“杀害”等含义相关的词语联想在一起,形成记忆联结。同时,可以尝试用例句来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诛害”相关的成语,如“杀人如麻”、“残害无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欺负我,诛害我。2. 初中生:那个犯罪分子应该受到严厉的诛害。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对犯罪分子的诛害。4. 大学生:我们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诛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