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名问的词语解释
名问的意思
拼音:míng wèn    注音:ㄇㄧㄥˊ ㄨㄣˋ
基本解释

同“ 名闻 ”。名声;名望。《韩非子·亡徵》:“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近有学士,名问甚高。”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公名问已光,又在班列,往往宾客至,值公方受杖责。”

基本含义
问名声,询问名声好坏。
详细解释
名问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名声进行询问和评价。它通常用来表示人们对某个人的名声感到好奇,想要了解他的声誉如何。
使用场景
名问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合,比如在社交聚会中,当有人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时,其他人可能会好奇地问道:“他的名声如何?”或者在评价某个事物的时候,人们也会使用这个成语来询问它的声誉。
故事起源
名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中,原文是“名问韩长孺”。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对韩长孺的名声进行询问和评价。韩长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他的名声在当时非常好。因此,人们经常会询问他的名声,想要了解他的声誉如何。
词语结构
名问由“名”和“问”两个字组成。其中,“名”表示名声,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声誉;“问”表示询问,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名声进行询问。
例句
1. 他的名声很好,大家都在名问他。2. 这个公司的名声不好,没有人会名问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名问”与“名声询问”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用例句来帮助记忆,比如“他的名声很好,大家都在名问他”。
延伸学习
了解名问这个成语的起源和使用场景之后,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名声和评价相关的成语,比如“名垂青史”、“名列前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名问我的好朋友,她在学校里的名声怎么样。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名声,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影响自己的名问。3. 高中生:考大学的时候,名问一个学校的声誉非常重要,会影响我们的录取机会。
(0)
诗文中出现“名问”的诗词

约叔真·其二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

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0)

寄小王徐子晋

十载长沙路二千,归心日夜在长安。

居家有誉眉空白,恋阙无谋心谩丹。

获雁不闻苏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

马蹄恐有唐城便,为把功名问二潘。

(0)

耆英图歌寿钱东湖八十

宋之洛社唐香山,清风长在天地间。

元丰遗像十三子,千古勋名问青史。

西都回首但青山,五百馀年那有此。

柽社曾临郑奂图,风流今落钱东湖。

东湖晚隐东海上,天送烟霞入屏障。

年来大耋庆生辰,嘉客登堂还揖让。

唐人萧散宋人雅,异代衣冠不相假。

君不见文潞公,富韩公,好贤真有缁衣风。

旷世相感难相逢,前有香山居士后有东湖翁。

读书堂在虞山东,虹飞丹井湖波红,千二百岁逍遥中。

(0)

挽张尧冕

回首筠山下,持君是几年。

清言犹在耳,瘦骨巳重泉。

古行存流俗,浮名问绝编。

宁知遗安泽,岐术妙心传。

(0)

赠林用吁还闽应举

柳颦桃靥未全舒,淡荡春光满翠裾。

我是玄黄东野马,君为忉利北溟鱼。

一年客况空弹铗,千里归心为倚闾。

莫向科名问温饱,国门需汝独悬书。

(0)

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五首·其二

鉴泉鳞石照无泥,细草清蒲意欲齐。

寂寂坐溪看雨到,亭亭驻勒近莺啼。

社中诗友惊频换,湖上山名问不迷。

兴发便须呼笔札,酒酣敧侧雁行题。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