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偏袒。解衣裸露一臂。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将军》:“万里长征,千人褊袒,为拯 燕 民之难。”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语行为不够坦诚,不敢直言直语。
- 详细解释
- 褊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褊”意为狭隘、拘谨,“袒”意为裸露、不加掩饰。合在一起表示言语行为不够坦诚,不敢直言直语。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意见。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敢坦诚面对问题,含蓄而拐弯抹角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名叫褊狭的官员。褊狭因为其做事拘谨、言语不敢直接表达而被人嘲笑,后来这个成语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总是褊袒其词,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2. 她对人说话总是褊袒,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褊袒”两个字的发音与“拘谨”、“裸露”两个词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褊袒相关的成语,如“拘谨”、“含蓄”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上总是褊袒,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提问时,有的同学回答得褊袒,不够坦诚。3. 高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讨论问题时,有人的观点比较褊袒,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有的选手选择了褊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并不利于辩论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