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耸拔多用于形容高大挺拔的山峰、建筑物等物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崇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崇高的品德等。
- 例句
- 1. 山峰耸拔,云雾弥漫,宛如仙境一般。2. 他的品质非常耸拔,始终坚持正义和道德。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高耸挺拔,或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崇高。
- 基本解释
◎ 耸拔 sǒngbá
[tall and straight] 高耸挺拔
群峰耸拔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高大挺拔、高尚崇高相关的成语,如“巍峨壮丽”、“高山仰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峰耸拔,像一座巍峨的宝塔。2. 初中生:他的品质非常耸拔,为人正直,乐于助人。3. 高中生:他的理想非常耸拔,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 故事起源
- 耸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水诗。古代的诗人在描写山峰时常常用到“耸”字,表示山峰高耸的形象。后来,这个字被引申为高大挺拔的意象。而“拔”字则表示高耸的形象被提拔、提升。因此,耸拔成语的起源可以说是由山水诗衍生而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高耸挺拔的山峰或高塔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耸拔与高尚崇高的品质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 词语结构
- 耸拔是一个动词+形容词的结构,其中动词“拔”表示提拔、提升,形容词“耸”表示高耸挺拔。
- 详细解释
(1).高耸挺拔。 唐 王叡 《松》诗:“寒松耸拔倚苍岑,緑叶扶疏自结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又有危峯自西山东突,与 鹤鸣 之峯南北如双臂前舒。但 鹤鸣 嶙峋而繚绕,此峯耸拔而拱立为异耳。”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 留坝 在栈道中,西有 紫柏山 ,高数十里,青峦耸拔,上插云霄。”
(2).指人物或诗文的高超。《朱子语录》卷一一七:“须思量到如何便超凡而达圣。今日为乡人,明日为圣贤,如何会到此便一耸拔。如此方有长进。”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三:“﹝ 杨廷麟 ﹞诗则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然秀异耸拔,往往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