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寝之官。《新唐书·礼乐志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 、 昭 、 乾 、 定 、 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
(2).御史台的规章。《宋史·职官志四》:“旧《臺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密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诣尚书六曹按察。”
- 基本含义
- 指人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令人敬佩。
- 详细解释
- 台令是由“台”和“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台”指的是古代官员坐的高台,也是指高位或高位的人;“令”指的是命令、规定。台令的意思是指高位者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令人敬佩。
- 使用场景
- 台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庄重、高雅,给人以敬佩的感觉。可以用来形容领导、长辈或有地位的人的仪表端庄,也可以用来形容文化修养高、品德高尚的人的风度。
- 故事起源
- 台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丈夫称仁义,台令而已矣。”这句话形容了一个人只要具备仁义的品质,就可以被称为台令。后来,台令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
- 词语结构
- 台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台”和动词“令”构成。
-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始终都是台令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作为一名领导,他的台令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下属的工作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台令”成语中的“台”,想象一个高台上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令人敬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台令相关的成语,如“台上三尺”、“台阶高卧”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台令形象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有礼貌。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班长,我要努力做到台令,给同学们树立好榜样。3. 高中生:他的台令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向他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要注意自己的台令,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良好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