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赤罽的词语解释
赤罽的意思
拼音:chì jì    注音:ㄔㄧˋ ㄐㄧˋ
基本解释

红色毛毡。《后汉书·舆服志上》:“朱兼樊缨,赤罽易茸。”《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坚 常著赤罽幘,乃脱幘令亲近将 祖茂 著之。”《晋书·舆服志》:“长公主乘赤罽軿车,驾两马。”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在严寒的冬天里,身穿红色的衣袍,仍然感到寒冷。
详细解释
赤罽一词源自《诗经·小雅·赤干》。赤干是中国古代一种红色的衣袍,罽是一种布料。在古代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赤干衣袍,仍然感到寒冷。因此,“赤罽”成为形容人们在严寒环境中仍然感到寒冷的比喻。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人们在严寒的环境中感到寒冷,也可用于比喻在困难或逆境中仍然坚持、不畏艰难。
故事起源
《诗经·小雅·赤干》中的赤干一词,描述了古代人们在严寒的冬天里,穿着红色的衣袍仍然感到寒冷的情景。后来,人们将这个形象化的描述引申为“赤罽”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冬天的北方非常寒冷,即使穿上赤罽也难以抵挡寒风的侵袭。2. 在事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不懈,像穿上了赤罽一样坚决不退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赤罽形象化,想象自己穿着红色的衣袍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寒冷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赤子之心”、“赤手空拳”等,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我穿上赤罽也觉得很冷。2. 初中生:这个冬天真的很冷,就像穿了赤罽一样。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穿上了赤罽一样坚持不懈。
(0)
诗文中出现“赤罽”的诗词

宴清都.咏宋人大食瓷茶杯

犹带鲸波冷。遥天色,断云微露清影。

玻璃质脆,盈盈不类,汝哥官定。

曾随月叶金书,烦赤罽、拳须管领。

而今作、承露铜盘,仙人泪滴犹剩。

思量紫袖昭容,白头阿监,深夜调茗。

松涛罢响,流泉淡注,碧梧银井。

那堪回首天上,空暗忆、龙团凤饼。

伴高斋、潇洒琴樽,小窗日永。

(0)

浴象行

瑶光之精照九真,奇兽天生好躯干。

贡入虞廷受封号,朝仪熟习无拘愞。

神威磥硊过熊罴,异状嵚崟陋貙犴。

随时浣濯顺阳气,勾引倾城哄奇玩。

故人僦屋宣武门,邀我来观玉河畔。

一笑登楼快倚栏,楼下千人万人看。

传呼都尉出西城,指点蛮奴踞南岸。

羯鼓暄阗群象来,锦鞍结队红云烂。

鼓声初歇人语寂,并立沙汀卸羁绊。

一人裸体骑一象,徐徐踏浪排鱼贯。

细刷四蹄及两牙,洗净尘污一身遍。

水面浮来自在行,瀺灂盘涡才没骭。

翻身一跃入波底,疑堕蛟宫杳难唤。

隔浦俄惊浪拍天,波心突出银涛乱。

蛮奴依旧跨肩头,观者魂摇共嗟叹。

也似吴儿石作肠,潮头出入全无惮。

往来盘舞复几回,扬沫飞涎绕云汉。

连蜷修鼻吼长风,老鱼瘦蛟皆远窜。

浴罢依然上锦塘,赤罽重装日将旰。

成群归锁御房深,明日宫门须待旦。

油壁花骢影渐稀,风吹十里香尘散。

濛濛楼角翠浪流,西山扫黛横天半。

(0)

洗象行

宣武门边尘十丈,御河六月观洗象。

长槐高柳碧森森,駊騀如山屹相向。

传闻贡自西南夷,横纹皴扫苍藓皮。

庞躯巨颡秀眉目,银钩才出收疮痍。

一入天门守环卫,三品官阶护军贵。

刍秣长支月俸钱,驰驱每就公朝位。

先朝遗制开象坊,豹房虎圈纷周防。

天生神物独驯谨,南薰伏日游沧浪。

涴涴金沟水涓洁,灌木阴中少炎热。

跋足堪惊鸥鹭群,投身已荡鼋鼍窟。

俯仰看成岛屿浮,沿回漫数潭渊阔。

千寻碧嶂闻奔雷,万里高空溅晴雪。

须臾不动浮中央,河干漠漠生微凉。

极浦冥濛过疏雨,层城一面当斜阳。

紫髯奚奴挟双帚,祓濯频加不离手。

回澜一洗尘垢清,复向波中自群友。

吾闻香象曾渡河,旃檀林下时婆娑。

六牙齐现宝华坠,诸天缨络金盘陀。

壮观千人眼中见,一幅澄光净文练。

象教休驮竺国经,军声久息昆阳战。

日色山龙映衮衣,香烟翟羽交宫扇。

赤罽珠鞍按队过,他时对立含元殿。

从来驯象致昆明,滇地铙吹扶南城。

圣朝不贵殊方物,洱海秋风笑独行。

(0)

南阳追感彭禹峰先生

碧鸡霸府重人豪,金马都堂拥节旄。

万里丹崖凭管钥,三年彩笔杂弓刀。

苴兰质子槟榔酒,僰爨降王赤罽袍。

一自渡泸人不返,冠军城结怨云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