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腊味的词语解释
腊味的意思
拼音:là wèi    注音:ㄌㄚˋ ㄨㄟˋ
基本解释

(1).指腊酒。 唐 杜甫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清 孙枝蔚 《除夕饮吴维申舍人寓斋》诗:“帘动春风入,杯宽腊味留。”
(2).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食品的总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一:“ 徐义德 的汽车随着人群慢慢开到新雅粤菜馆,他跳下车子,走进去,里面 广东 腊味的香气扑鼻而来。”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五日》:“我出去买了些烧鸭、腊味和点心,准备她们来时一起在家里吃。”

英文翻译

1.cured meat, fish, etc.

基本含义
指年味浓郁,有浓厚的节日氛围。
详细解释
腊味是形容过年气氛浓厚,具有浓烈的节日氛围。腊指腊月,古代农历十二月,也就是现在的一月份。在中国,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至除夕之间准备过年的食物,准备年货等。腊味也可以指家中准备的腊肉、腊鱼等食物,这些食物在过年期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过年时的特色食物。
使用场景
腊味常常用于描述年味浓郁的场景,比如过年期间的家庭聚会、街头巷尾的喜庆氛围等。这个成语常用于春节期间,用来形容过年时的热闹气氛。
故事起源
腊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农历腊月,人们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如腊肉、腊鱼等,同时也会进行各种传统的年俗活动,比如贴春联、放鞭炮等。这种热闹的气氛和浓烈的年味被形容为腊味。
词语结构
腊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腊”和“味”两个词组成,其中,“腊”指农历腊月,表示过年的时间;“味”指气味,引申为氛围。
例句
1. 这个小镇上到了腊月,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腊味。2.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腊味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过年相关的食物和传统习俗联想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过年时家中准备的腊肉、腊鱼等食物,以及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来帮助记忆腊味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成语,例如“年味”、“春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快到了,家里弥漫着浓浓的腊味,真是太开心了!2. 初中生:腊月里,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烈的腊味,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物。3. 高中生:过年时,家里的腊味让人倍感温馨,和亲人一起享受浓郁的年味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0)
诗文中出现“腊味”的诗词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药许邻人斸,书从稚子擎。

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0)

丁卯除夜

庭罢驱傩戏,门收爆竹盘。

酒香添腊味,夜气杂春寒。

岁序张灯守,人情遇节欢。

明朝五十八,消息近休官。

(0)

江城立春

天上阳幡举,人间漏箭长。

稍惊池面绿,初觉柳腰黄。

迟日延三舍,条风振百昌。

酒凝前腊味,梅带故年芳。

雪意思王囿,云情忆帝乡。

青门行乐处,渐近好烟光。

(0)

淮楚绝无行乐地万柳池边有开元小寺稍洁因载酒约淮上翁荀桂叔林绍先诸友同游

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宫畔梵王家。

蚁浮腊味杯行酒,鹤避晴烟灶煮茶。

客里招邀惭草率,座中沾洽笑兰阇。

杖藜归路西风晚,一抹寒林万点鸦。

(0)

谢敏轩惠酒

太行三晋路,留滞几书还。

亭馆仍春雪,云霞岂故山。

客愁醒醉里,腊味有无间。

何限王门酒,能滋衰老颜。

(0)

留别清化寺旵东明上人

过眼流光不自胜,迩来三月共寒灯。

凭谁可是忘形客,笑我真成有发僧。

别酒定?空腊味,归途闻说解春冰。

没林倦鸟心犹悸,莫道城南纸价增。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