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遭遇痛苦或困难时,不发出声音、不表露情感,默默承受。可以用来形容忍受身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煎熬,或者是在困境中坚持不放弃。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遭受了很大的委屈,但他却一直抱痛,没有发泄出来。2. 她虽然身体不舒服,但她还是抱痛坚持完成了工作。
- 基本含义
- 指忍受疼痛或苦难,默默承受苦楚。
- 基本解释
心怀伤痛。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而下官抱痛圆门,含愤狱户,一物之微,有足悲者。” 明 刘基 《书苏伯修御史断狱记后》:“而衔寃抱痛之民,莫不伸眉引项,若槁叶之待滋润。”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苟万分一有失人之悔,则终身抱痛,死且不瞑目矣。”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似这等抱痛衔哀那处言,比似个丧家孤犬。”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抱痛相关的成语,如“忍辱负重”、“含冤莫白”等,进一步了解忍耐与坚持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足球比赛中摔倒了,但我抱痛坚持站起来继续比赛。2. 初中生:考试前我感冒了,但我抱痛忍受着身体的不适,还是去考试了。3. 高中生:面对压力和困难,我们不能抱痛,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故事起源
- 抱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当时,齐国国君昭公因为不听从大夫的忠告,导致国家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面对国家的困境,昭公内心痛苦万分,但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默默承受痛苦。后来,人们用“抱痛”来形容像昭公那样默默承受痛苦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忍痛”相对比来记忆。忍痛表示忍受疼痛,而抱痛则表示默默承受痛苦。可以将两个相似的词语进行对比记忆,帮助记忆抱痛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抱痛是由“抱”和“痛”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抱,表示承受、忍受;痛,表示疼痛、苦楚。抱痛的意思是默默忍受疼痛或苦难,不向外界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