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采桑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承担了照顾他人的责任。
- 例句
- 1. 她像曹娥一样采桑,照顾了邻居家的孩子。2. 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地采桑养育了他姐姐的孩子。
- 基本含义
- 指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
- 基本解释
(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 南朝 宋 鲍照 、 梁 简文帝 、 陈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採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採桑度>序》。
(3).乐府近代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採桑>序》:“《乐苑》:‘《採桑》,羽调曲。又有《杨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张祜 有此作。
(1).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罗敷 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2).古乐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二》:“《采桑》, 晋 清商西曲。羽调。 唐 有大曲。”参见“ 采桑子 ”。
(3).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乡宁 西。《左传·僖公八年》:“ 晋 里克 帅师, 梁由靡 御, 虢射 为右,以败 狄 于 采桑 。” 杜预 注:“ 平阳 北 屈县 西南有 采桑津 。”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养蚕业,以及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照顾他人的儿女的成语,如“代人操劳”、“代人承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就像曹娥采桑一样。2. 初中生:老师因病请假,我们班的学生一起采桑,照顾好了课堂秩序。3. 高中生:大学生志愿者去山区支教,他们采桑养育了那里的孩子,让他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 故事起源
- 采桑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曹娥是一个贫穷的家庭的女儿,她的母亲去世后,她成了家里的长女,负责照顾弟弟妹妹。为了照顾家庭,她每天都要去采桑叶喂养蚕虫,以便蚕虫能够吐丝。这个故事展现了曹娥的孝心和责任感,成为了后来形容照顾他人的儿女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mulberry leaf harves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采桑的故事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想象曹娥每天去采桑叶喂养蚕虫的情景,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采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采”是动词,“桑”是宾语。
- 详细解释
- 采桑是一个民间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叫曹娥的女子,她的母亲去世后,她就成了家里的长女,负责照顾弟弟妹妹。曹娥每天都要去采桑叶喂养蚕虫,以便蚕虫能够吐丝。这个成语就是以曹娥采桑养蚕的事情为蓝本,形容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