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洛书的词语解释
洛书的意思
拼音:luò shū    注音:ㄌㄨㄛˋ ㄕㄨ
基本解释

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封,洛书韞乎‘九畴’,玉版金鏤之实,丹文緑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朱自清 《经典常谈·周易》:“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 大禹 治水时在 洛水 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按,《汉书·五行志上》谓《洪范》文中由“初一曰五行”起至“畏用六极”共六十五字,乃《洛书》本文。参见“ 河图洛书 ”。

基本含义
洛书是指古代传书人员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书信方式。洛书的含义是指密信或机密文书。
详细解释
洛书一词源自中国古代传书的一种方式。古代传书人员在传递重要机密文书时,常常采用洛书的方式,即将书信折叠成一种特殊的形状,然后由特定的传书人员进行传递。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文书的机密性,避免被他人窥视。
使用场景
洛书常用于形容传递机密信息或保守秘密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洛书来形容保密工作、机密文件、保密协议等。
故事起源
洛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秦朝时期。当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国内外的很多事务都需要通过文书来处理。为了保证文书的机密性,传递文书的人员采用了洛书的方式,使得文书在传递过程中不易被他人知晓。
词语结构
洛书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将机密文件洛书起来,以防止信息泄露。2. 这份合同是洛书传递的,只有双方知晓其中内容。
记忆技巧
可以将洛书与保密相关的词汇联系起来,如机密、秘密、保密协议等。可以想象洛书被折叠成一种特殊形状,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传书方式的知识,如古代的驿站传递、鸽子传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生日礼物的惊喜洛书给了我的好朋友。2. 初中生:我将考试答案洛书给了同学,帮助他们提高成绩。3. 高中生: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我加入了洛书传递的志愿者队伍。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接触到了很多机密文件,都是通过洛书传递的。
(0)
诗文中出现“洛书”的诗词

载初元年沙州歌谣并序

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其下武,圣母神皇。

穆斯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

三农五谷,万庾庚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

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

明堂之兴,百工时揆。庶人子来,击鼓不胜。

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

千龄所钟,万国攸向。俗被仁礼,家怀孝让。

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于天。

本枝百代,福祚万年。惟彼洛邑,圣母营之。

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

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佑兮,在圣母兮。

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

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圣君,受天之佑。圣皇为谁,神皇圣母。

于万斯年,受天之佑。永淳之季,皇升玉京。

如丧其考,人不聊生。裴、徐作衅,淮海波惊。

皇皇圣母,定纵服横。绥以大德,威以佳兵。

神谋独运,天鉴孔明。危邦载静,乱俗还平。

河图洛书,龟背龙胁。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坤之经。

子来之作,不日而成。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寿,于万斯龄。黄山海水,蒲海沙场。

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调伤。

四人扰扰,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

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昔靡单裤,今日重裳。

春兰秋菊,无绝斯芳。

(0)

龟头山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

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伸?向南行,欲矫仍俯颤。

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纹现。

锐峰尾突扬,垂陇足深浅。

戴石被介甲,嘘云零雨霰。

彷佛洛书出,峍兀海鳌抃。

绵延地一舍,巇崄行不遍。

形貌肖灵真,活动生孽变。

不知在何时,传自旧俗谚。

窃食太仓米,官耗岁常荐。

粪田东义州,丰肥最淮甸。

天心恶馋暴,猛风激飞电。

霹雳振颔下,凿去唇一片。

地灵锁趺爪,骨死永不转。

至今涎沫凝,石乳方气扇。

文皇避暑亭,过此暂留恋。

试剑斩石裂,马迹尚可辨。

禅寺傍龟峰,兵火燬楼殿。

罗汉遗脚踪,锦绣生采绚。

虎跑清泉涌,飞瀑日光炫。

矮碧千年松,不盈一尺羡。

石面开小莲,或白或如茜。

佳草解百毒,重楼袅金线。

二级四楼垂,三级九丝练。

雌雄骈发处,群草停蔓莚。

有蛇白花纹,刚尾插石健。

直立长丈馀,吐气毒炽煽。

飞禽触即僵,随吸下供膳。

又有鳖皮蛇,褊阔类街面。

尾尖首如狗,吐丝草头缠。

人行犯其丝,逐啖恣所便。

曾遇五猎犬,一犬被其咽。

腹饱痴不动,四犬怒咬穿。

野人舁入市,山海经未传。

白艾最可妙,土产入贡献。

低叶拂婆娑,大叶展葱茜。

草深妨长茂,耘耨如治佃。

端午官采刈,禳毒先祭墠。精制似纯绵,■疾胜瞑眩。

一炷火力透,贯串速如箭。

暖具作毡褥,裹膝疗寒倦。

僧名张化主,铃响起塔院。

遂名佛道艾,且可充赠饯。

此事得之谁,罗判吏陈宪。

(0)

满江红·其二寿人六十五

细读箕畴,洛书字、六旬有五。

试屈指、我公今岁,恰符其数。

五福备全几坎九,既言一寿还称富。

乃今知、好德与康宁,皆由天与。记当日,嵩生甫。

喜今夕,逢初度。看儿孙鼎盛,贺宾旁午。

炉暖博山腾麝馥,杯擎琥珀斟香醑。

问千秋千岁与谁同,西王母。

(0)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潞国临淄邸,天王别驾舆。

出潜离隐际,小往大来初。

东陆行春典,南阳即旧居。

约川星罕驻,扶道日旂舒。

云覆连行在,风回助扫除。

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

示威宁校猎,崇让不陈鱼。

府吏趋宸扆,乡耆捧帝车。

帐倾三饮处,闲整六飞馀。

盛业铭汾鼎,昌期应洛书

愿陪歌赋末,留比蜀相如。

(0)

赠龟师龚先生

元龟隆隆法天地,玄服被体色无二。

甲虫三百寔为长,江海鼋鼍总凡类。

两仪成象始开辟,神应玄武乃定位。

子孙蕃衍累千万,藏匿变化各奇异。

下潜松根致悠久,上巢莲叶亦容易。

深居俯仰足导引,长生往往能服气。

五总六眸古共称,生成十尾得千岁。

夏禹治水存厥功,洛书一出数乃备。

洪范九畴载大经,至宝相传有文字。

成周金縢主穆卜,家国可以决大事。

伟哉宣尼让文仲,鲁论居蔡固非智。

圣贤功业仁义心,藻节藏室亦徒治。

迨乎炎刘继兴日,太史作传系评议。

孰云世远不可及,古人今人同一揆。

中吴龚君德尚占,传自父祖畅灵秘。

名扬四方不虚有,老自耆艾幼童稚。

水沉香霭浮湘帘,座拥皋比广开肆。

红炉炽炭融春阳,炉铸金鸟器尤利。

七十二钻兆不穷,五乡六爻分次第。

摩肩接踵问凶吉,应口随答合诚意。

嗟余亦尝就君占,是非进退待指示。

毫釐不敢相参差,庶乃完好无乖戾。

岁月骎骎若流水,廿年遂尔成交契。

金兰岂独多绸缪,世上人人重高艺。

兼金拱璧愧乏酬,勉赋新诗表心志。

(0)

湖山八景·其七龟屿迎潮

玄灵吐纳日月光,轩轾大海敲其扬。

海枯石烂不得死,甲间绿发如尺长。

昔年洛书荐神瑞,故龟独见收文章。

天球河图在东序,岂久置汝南海傍。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