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宝的词语解释
三宝的意思
拼音:sān bǎo    注音:ㄙㄢ ㄅㄠˇ
基本解释

(1).三种宝贵之物。《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此以慈、俭、不居先为德行的三宝。《六韬·六守》:“ 太公 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此以农、工、商为国之三宝。《史记·赵世家》:“ 代 马 胡 犬不东下, 昆山 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夫剑产於 越 ,珠产 江 汉 ,玉产 昆山 ,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此分别以马、犬、玉或剑、珠、玉为物之三宝。
(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 三国 吴 康僧会 《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后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亦素信三宝,徧览众经。” 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贵人护法,三宝增光。”

英文翻译

1.{佛教} Triratna; the triad of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ngha

基本含义
指某个领域或某个人在某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三个宝贵的事物或人物。
详细解释
三宝是一个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人在某个方面最重要的三个宝贵的事物或人物的成语。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拥有最重要的三个优势或特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最重要的三个资源或工具。三宝通常都是该领域或该方面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三宝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位教练在培养运动员方面的三宝是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和耐心。又如,我们可以说某个城市旅游业的三宝是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文化和友好的服务。
故事起源
暂无相关故事起源。
词语结构
三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位演员的三宝是演技、颜值和气质。2. 这个公司的三宝是创新、高效和团队合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宝与三个宝物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拥有三个重要的宝物,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三绝”、“三好”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三宝是我、爸爸和她的工作。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的三宝是速度、力量和耐力。3. 高中生:这本书的三宝是深入的研究、清晰的论述和有趣的案例。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三宝是创新的理念、可行的计划和团队的执行力。
(0)
诗文中出现“三宝”的诗词

头陀赞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鍊金烹矿。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守护三宝,后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内外相应,方名脩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0)

回波乐·其六十一

断诸恶,细细詃贪嗔。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

究竟涅盘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

努力努力遵三宝,何愁何虑不全身。

(0)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九戍博迦尊者

此琉璃瓶,中迸五色。是功德聚,善慈根力。

僧俗俨然,殊迹同道。即事之理,一体三宝

(0)

临别赠妓宝文联

无事不登三宝殿;再来不值半文钱。

(0)

诗并序·其三十一

兀兀贪生业,憨人合脑痴。

漫作千年调,活得没多时。

急手求三宝,愿入涅盘期。

杓柄依僧次,巡到厥摩师。

(0)

放生慈济法门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馀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啖。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者,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