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受言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在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中,当我们表现出谦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时,可以使用受言来形容自己的态度。
- 例句
- 1. 他总是能够受言,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受言,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 基本含义
- 接受言语,听从指示或劝告。
- 基本解释
谓人君纳谏。 宋 刘炎 《迩言》:“或问 汉 唐 孰能用諫?曰:‘ 汉祖 实副其名, 唐宗 名过其实。名实隐然,莫如 文帝 ,终身受言,得之 贾山 ,终身务农,得之 贾谊 。’” 明 宋濂 《凝道记·五矩符》:“为君者当谨五矩……二曰受言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相关的成语,如“虚心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进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受言,虚心听取同学的建议,才能进步。2. 初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受言,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3. 高中生:大家要学会受言,虚心听取老师的指导,提高学习成绩。4. 大学生:在实习中,我们应该受言,虚心听取领导的意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 故事起源
- 受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一篇中。这篇诗描绘了一只鹿在草原上鸣叫,传达了一种谦虚、虚心的态度。后来,受言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受言”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虚心地站在他人面前,接受他人的言语,表示他愿意听取并接受他人的建议。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受言是由“受”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受”表示接受、承受,“言”表示言语、说话。受言的意思是接受他人的劝告或指示,听从他人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