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坛坫的词语解释
坛坫的意思
拼音:tán diàn    注音:ㄊㄢˊ ㄉㄧㄢ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声望或事物的规模之大。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影响力或者某个事物的规模庞大。
例句
1. 他的声望在业界是坛坫的。2. 这个项目的规模太坛坫了,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完成。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庞大、高大。
基本解释

(1).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 曹子 ( 曹沫 )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于坛坫之上。” 明 宋濂 《燕书》之二三:“ 襄公 曰:‘人皆相率,约君以礼,子奈何欲兴戎乎?坛坫之间,玉帛交错,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谓我何?’”
(2).指谈判场所。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 日本 于此次交涉,以区区一纸恫吓之书,居然索我巨量之权利于坛坫俎豆之间,所获不可谓不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公电·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合全国之心,结全国之力,一致对外,犹惧不足以争胜坛坫,保全海疆。”
(3).法坛。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受道的人﹞环绕坛坫,不断地口中念念有词,向神祇忏悔。”
(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 明 方孝孺 《宋山言墓表》:“自 长洲 韩公 以文学为海内宗,群士坛坫,莫盛于 吴 中。” 清 姚鼐 《祝袁简斋八十寿》诗:“先生筑舘 冶城 隈,坛坫争趋末座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 江氏 世族繁衍,名流代出,坛坫无虚日。”
(5).引申指文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康熙 间, 萧山 毛西河 奇龄 、 钱唐 毛稚黄 先舒 、 遂安 毛会侯 际可 ,俱以文章雄长东南坛坫。” 蒋信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簫心剑气总钟情,坛坫流传领袖名。”
(6).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迨近日 吴文中 始从 顾 陆 探讨得来,百年坛坫,当属此生矣。” 清 查慎行 《到广州赠大中丞佟陶庵》诗:“节鉞威名行地远,文章坛坫比官高。”
(7).指讲坛或舆论界。 清 顾炎武 《复张又南书》:“倘逖听不察,以为自立坛坫,欲以奔走天下之人,则 东林 覆辙,目所亲见,有断断不为者耳。” 郭沫若 《洪波曲·南京印象》五:“各方面的代表在辩论坛坫上都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陶器文化和酒文化,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家乡有一座坛坫的山,非常壮观。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的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是坛坫的。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规模非常庞大,可以用“坛坫”来形容。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一个坛坫的级别。以上是关于成语“坛坫”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他曾经组织起义军反抗秦朝统治。项羽在攻打秦国都城咸阳时,城内的守将白起听说了他的名声,非常害怕。于是白起派人告诉项羽,他愿意归降。项羽非常高兴,派人送了一坛酒给白起。白起打开坛子一看,里面装满了土,上面覆盖着一层酒。白起非常气愤,认为项羽是在嘲笑他。于是白起决定与项羽决一死战。最终,项羽战败,白起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后来,人们用“坛坫”来形容事物庞大、高大。
记忆技巧
可以将“坛坫”与“高大”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事物庞大的意思。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坛坫是指坛子和坫子,坛子是古代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容器,形状像瓮,用来盛装酒或其他物品;坫子是一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瓦砾。成语“坛坫”形容事物庞大、高大,比喻人的声望或事物的规模之大。
(0)
诗文中出现“坛坫”的诗词

咏古

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0)

水调歌头·其一和王啸牧面圃轩听歌韵

井水曼歌处,日日笑颜开。

人间真率嘉会,别墅借楼台。

管甚漂萍泊絮,只自提鹇挈鹭,乘兴放船来。

有美共酬唱,肯让古苏梅。载丝竹,云上下,月徘徊。

休怅鬓须霜雪,堂上寿尊陪。

莫是商山四皓,还比香山九老,坛坫主鸿裁。

人道谪仙下,灵境即蓬莱。

(0)

满江红.读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

才藻翩翩,羡几个、南皮佳客。

记当日、追随冠佩,联车接席。

六博弹棋南馆下,浮瓜沉李西廊侧。

更轮舆、徐向后园来,鸣驺寂。明月转,悲笳咽。

清露落,哀筝激。看应刘徐阮,诗矛文戟。

王伯雌雄知已定,文章坛坫盟初热。

叹一朝、弦绝为钟期,西风泣。

(0)

怀人诗十章·其三陈巢南

乡邦坛坫慎交社,桑海遗闻补史亭。

一自莘庐耆旧死,松陵文献尽推卿。

(0)

东坡生日高碧湄刺史刘泖生司马招集傅星槎太守寓斋同杨见山丈叶鞠裳同年赋

风雪十日不放晴,城南裹迹年峥嵘。

胜流走简辱蓬荜,招我来莅新诗盟。

今年太岁建丙子,支干正协眉山生。

酌取寒泉设嘉祀,选胜近就糜都兵。

是时园中梅破萼,玉龙起舞笛吹落。

主客忘形倒浊醪,酒香花气侵帘幕。

恍疑身在小罗浮,醉起折枝酬玉局。

公昔信宿来吴中,实惟甲寅之春癸丑冬。

观镫曾和王规父,饮酒还过闾邱公。

三瑞堂与虎邱寺,城西往往留雪鸿。

可怜命宫坐磨蝎,九死孤臣海南谪。

蛮唱黎歌客倦听,吴天回首渺何极。

契顺远来询起居,十颂寒山慰岑寂。

当年置酒赤壁矶,江上献寿豪情飞。

紫裘王郎奏新弄,惊起乌鹊无枝依。

八百卅年一弹指,笠屐丰神尚如此。

泂酌亭上识遗像,须眉雅与陶庐似。

清都道士径幽琳,与公生年同丙子。

更有幕府老沈逵,飘泊广南穷不死。

三人踪迹渺难详,皆以生年显骥尾。

先辈风流赋乐神,良会自昔推绵津。

后来冶城更继起,孙郎才调高绝伦。

我吴坛坫久无主,题襟谁复联今雨。

家家膢腊祀黄羊,不为髯翁荐芳醴。

风雅主持赖寓贤,玉梅花下分朋笺。

醉写松鹤为公寿,南飞一曲娱神弦。

若准贾岛祭诗例,迟鸿最是呕心篇。

下走深惭与雅集,围炉欢笑驱烟黑。

但愿朋好不分张,白发年年作生日。

(0)

祭诗行

我闻祭诗之例贾岛开,时当除夕陈樽罍。

命意还应自劳苦,亦或艰辛历历如有神助灵之来。

才人抑塞磊落不得志,拔剑斫地歌空哀。

春风不煦麻衣业,何如此夕冻酿倾泻三千杯。

一杯酌诗复一揖,绝倒可免襟颜摧。

忆昔先子授诗我五岁,明年就传耸双髻。

课经暇覆杜陵律,舞勺偷觑兰台艺。

渔村先生浙中耆,朱查老辈旧联袂。

诗评诗札什袭藏,诗尽渊源辨根蒂。

嗟我贫儿不识万卷开书城,风云月露挥毫轻。

玉堂老人顾之浩然叹,问我试啼英物如何英,而不思吹龙笛与凤笙。

快剑入海屠长鲸,为我掷地作石声,何为效此蚓泣苍蝇鸣。

积数百篇悉焚弃,更历忧患成孤生。

到今垂老得诗二千三百五十有余首,刺促不减酸寒情。

当年老辈《大雅》不可作,岂独中选博学鸿词了无作。

下第诸公峙坛坫,接武名贤辉馆阁。

宿将不尽阃内知,余军亦胜今人弱。

安得九原呼起坐上坐,令我低头就绳削。

人生富贵由天公,何须较量达与穷。

我不能学春城无处不飞花之韩翃,亦无才儗小楼一夜听春雨之放翁。

端居圣明耻舟楫,孟六岂是南山农。

枉将苦句激天子,月影归抱窗虚松。

浪仙亦坐傲峭累,有眼不识人中龙。

蹉跎聊复成进士,可怜声名十恶不为诗家宗。

肥瘦何关冰雪胸,笔阵乃当韩豪冲。

羡煞骑驴坐得推敲偶,交游赠答相望不隔潮州踪。

我诗非寒亦非瘦,方干罗隐门庭陋。

鞭丝谁与九州横,腹笥殊惭四库富。

赏音也自播云处,病骨无由脱岩岫。

草间未禀虎凤姿,野外难为金石奏。

就中涕泪纷千行,骨韵莫论宋与唐。

好与子孙识面目,先人遗绪留取千春长。

《小巢壶诗》箧里香,四世传看古锦囊。

今夕何夕醉酒浆,烛花高吐腾词铓。

余生尚得余音锵,二十四卷之外文澜犹汪茫。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