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笔塚 ”。书法家埋藏废笔的处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於山下,号曰‘笔塚’。”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洲 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跡在。”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凄凉看笔冢,遗墨满江湖。”
见“ 笔冢 ”。
- 基本含义
- 指著名文人的墓地,也比喻著名文人的作品。
- 详细解释
- 笔冢是由“笔”和“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笔”指的是文人的书写工具,代表着文学创作;“冢”指的是坟墓,代表着文人的墓地。因此,笔冢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著名文人的墓地,也比喻著名文人的作品。
- 使用场景
- 笔冢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著名文人的作品或墓地。可以用来赞美文人的才华和成就,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作品集中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
- 故事起源
- 据说,笔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北宋王安石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中有一句是“笔冢无尘水悠悠”,意为著名文人的墓地是没有尘埃的,水流也是悠悠的。这句诗被后人引用,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AABB的结构,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两个单独的词语。
- 例句
- 1. 这座城市的文学氛围浓厚,处处可见笔冢。2. 这本书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笔冢之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笔冢”这个成语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墓地,墓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写工具,代表着著名文人的作品。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文人和他们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冢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去参观一下那些著名作家的笔冢。2. 初中生:老师说这本书是那位作家的笔冢之作。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文学馆里陈列着许多著名文人的笔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