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成语“饮药”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或决策而遭受到不好的结果,或者是警示他人不要重蹈覆辙,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例句
- 1. 他因为贪污受贿,最后只能自己饮药。2. 不要总是抱怨别人,你要知道自己饮药的原因。
- 基本含义
- 指自食恶果,自作自受。
- 基本解释
(1).喝药。《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汉 王充 《论衡·寒温》:“人中於寒,饮药行解。”
(2).特指服毒。《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齐孝王 惧,乃饮药自杀。”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 董昭 为 曹操 谋九锡之事, 荀彧 以为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操 不悦, 彧 饮药而死。”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饮药 譙玄 ,纳肝 弘演 ,高风劲节真堪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食恶果、自作自受相关的成语,如“自食其果”、“自作自受”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因为不好好学习,考试不及格,自己饮药。2. 初中生:小红明知道抄袭是不对的,但还是抄了别人的作业,结果被老师发现,自己饮药了。3. 高中生:小王因为逃课而受到了严重的处罚,他只能自己饮药。4. 大学生:小李因为玩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后不得不自己饮药。5. 成年人:他因为贪污受贿,最终只能自己饮药,自食苦果。
- 故事起源
- 据说,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齐国有一个官员叫做魏冉,他因为私心偷取公家的财物,被发现后被贬谪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一个神秘的老人,老人给他一包药,并告诉他只有饮下这包药才能得到救赎。魏冉照做后,立刻感到身体非常不舒服,最终因为饮下的药物而丧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贪图私利,否则最终将会自食其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饮药”与自食苦果的概念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不得不饮下苦涩的药物,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饮药
- 详细解释
- 成语“饮药”源自古代医学实践。在古代,药物往往十分苦涩,人们为了治疗疾病,不得不忍受苦涩的味道。因此,成语“饮药”比喻自食恶果,自己做了错事或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