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逾笄的词语解释
逾笄的意思
拼音:yú jī    注音:ㄧㄩˊ ㄐㄧ
使用场景
逾笄常用于描述女子年龄较大而未嫁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已经过时或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例句
1. 小明的姐姐已经逾笄多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2. 这种旧式的家具已经逾笄,不再适合现代家居风格。
基本含义
指女子年龄已经超过适婚年龄。
基本解释

谓女子年龄超过十五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记双烈》:“女父遴选殊苛,低昂不能就。女年亦逾笄矣,或讽女父稍贬焉。” 清 张伯行 《饬禁婚嫁丧葬华奢示》:“女至逾笄,不得出阁,内有怨女,外有旷夫,嫁妆之害大矣。”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婚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逾笄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姐姐已经逾笄了,她还不结婚吗?2. 初中生:这个电影里的女主角已经逾笄了,还在追求爱情吗?3. 高中生:她已经逾笄了,但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4. 大学生:逾笄对女性来说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5. 成年人:她已经逾笄,但她的事业和个人成就让她不再局限于婚姻。
故事起源
逾笄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据说孔子的学生子游娶妻时,妻子已经逾笄,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因此有了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女子戴着笄头饰,表示她还在适婚年龄内;而逾笄则表示这个女子已经过了适婚年龄。
词语结构
逾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逾”,意思是超过;宾语是“笄”,指女子成年标志。
详细解释
逾笄源自古代儒家礼仪制度,笄是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一般在15岁左右,女子过了笄龄仍未嫁人,被认为是“逾越”了适婚年龄。逾笄成语形容女子年纪已经过了适婚年龄,暗示女子已经错过了嫁人的最佳时机。
(0)
诗文中出现“逾笄”的诗词

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