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以“桑榆补”谓善于补救失误。 清 赵翼 《树斋大司马述庵少司寇奉使秦邮扁舟往晤留连永日别后却寄》诗:“在朝与在野,均贵桑榆补。”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勤为桑榆之补,如或我材可用,则将取诸其怀。”
- 基本含义
- 指晚霞的光辉照耀在树木上,给树木补充阳光,比喻晚年时得到优厚的报酬或补偿。
- 详细解释
- 桑榆补是由“桑榆”和“补”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桑榆指的是夕阳,补指的是补偿、补充。成语桑榆补比喻晚年时得到优厚的报酬或补偿,表示过去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 使用场景
- 桑榆补常用于形容晚年得到回报或补偿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工作或事业的成果在晚年得以体现,也可以用来形容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 故事起源
- 成语桑榆补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故事中,李斯是秦始皇的大臣,他在年轻时,曾经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晚年却被贬为庶民。晚年时,李斯常常站在家门口,看着夕阳的晚霞照耀在树木上,心情愉悦。后来,李斯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优厚的补偿,成为晋国相国。这个故事中的晚年得到了补偿的情景,成为了桑榆补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性的“桑榆”和动词性的“补”组成。
- 例句
- 1. 他年轻时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现在晚年得到了桑榆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 她在年轻时为家庭付出了很多,现在晚年得到了桑榆补,过上了安逸的日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桑榆补”与晚年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的关联。也可以通过绘制一幅夕阳照耀在树木上的图画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晚年、回报、补偿相关的成语,如“桃李满天下”、“事业有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奶奶努力工作,现在晚年得到了桑榆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 初中生:他在年轻时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晚年得到了桑榆补,成为了国家的英雄。3. 高中生:她年轻时为家庭付出了很多,现在晚年得到了桑榆补,过上了舒适的生活。4. 大学生:在奋斗的年轻时期,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在晚年得到桑榆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