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守国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爱国、保家卫国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军人、警察、边防人员等守卫国家安全的工作,也可以用来形容普通人对国家的热爱和保护。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军人,他立下誓言要守国至死。2.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守国的意识,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 基本含义
- 守护国家,保卫国土。
- 基本解释
(1).守卫都城。引申为保卫国家。《周礼·考工记·庐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守国之人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管子·山权数》:“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权棅之数,吾已得之矣,守国之固奈何?’”
(2).掌管国政;治理国家。《管子·牧民》:“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汉 刘向 《列女传·楚老莱妻》:“王復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之志。’ 老莱子 曰:‘诺。’”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朕为祖宗守国,必不敢以其地与人。”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盖 金 之 宣 哀 二宗,犹知守国,非 天祚 荒淫之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守国”相关的成语,如“爱国如家”、“保家卫国”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长大后当一名军人,守国保家。2. 初中生:我们要珍惜和平时光,为守国奉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守国不仅仅是军人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爱国之心。
- 故事起源
- 守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原文是“守国无犯,非其勇也”,意思是指守卫国家不被侵犯,并不是因为他们勇敢。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守国”与保卫国家、爱国主义等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可以将“守”字想象成一个守卫着国家的士兵,而“国”字则代表着国家。
- 词语结构
- 守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守”和“国”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守国是指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安全,使国家免于外来侵略。守国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