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第观的词语解释
第观的意思
拼音:dì guān    注音:ㄉㄧˋ ㄍㄨㄢ
基本解释

第宅与楼观。《后汉书·马防传》:“ 防 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亙街路。”《旧唐书·辛替否传》:“伏惟公主,陛下之爱女,选贤良以嫁之,设官职以辅之,倾府库以赐之,壮第观以居之,广池籞以嬉之,可谓之至重也,可谓之至怜也。”

基本含义
指第一个观察、察看的地方或角度。
详细解释
第观是一个古代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第观的意思是指第一个观察、察看的地方或角度。它强调了观察事物时要从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角度出发,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使用场景
第观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特别是需要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比如在工作中,一个懂得第观的人会从最关键的角度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在生活中,第观也可以指引我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冷静和客观。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个智慧的官员观察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故事表达了观察事物时要从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角度出发的道理。
词语结构
第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第”表示第一个、最初的意思,第二个字“观”表示观察、察看的意思。
例句
1. 他是一个善于第观的人,总能从最关键的角度看问题。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从第观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和创造关联来帮助记忆。可以将“第观”联想成“第一个观察”的意思,表示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角度来观察事物。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观察和分析的成语,如“洞察一切”、“见微知著”等,可以帮助提高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第观春天的花朵,它们的颜色真漂亮!2. 初中生:我们要从第观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它。3. 高中生:只有通过第观,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在研究中,我们需要从第观出发,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了解和学习“第观”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第观”的诗词

晋王大令保母帖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磗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0)

读士元传

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再世益州牧,忍视宗国危。

烈烈左将军,四海闻英姿。

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

建旗入涪城,有蜀非公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

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

正尔岂不济,安用谲取为。

孝直反覆士,献计乃所宜。

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崄巘。

平生大耳公,岂堪此瑕疵。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惜不同兹役,次第观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

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

(0)

藕丝观音赞

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

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于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0)

观圃

町疃堪蹀足,奚事寻仙源。

齑薤堪寓目,何用滋兰荪。

灵雨既已零,勃然生意繁。

第观萌且芽,区分苋与芚。

圃师良苦辛,插槿周植援。

手转渫井华,沃彼嘉生根。

匪期事迟学,亦欲知统论。

是中足寻玩,真味胜鸡豚。

(0)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十一第十一图

冰茧方堪作素纨,重绵亦藉禦深寒。

就中自有因材法,拣取筐间次第观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