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银薄 ”。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银》:“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消製者,反有毒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集解﹞引 苏恭 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红花》:“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乾,立成金色。” 闻一多 《红烛·志愿》:“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 英文翻译
1.{冶} silver foil; silver paper
- 基本含义
- 指纸张上的银箔,比喻虚有其表、华而不实。
- 详细解释
- 银箔成语源于纸张上用银制成的箔,用以装饰和增添价值。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表面上看起来很有价值、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却是虚假、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的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内涵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描述虚伪的人、空洞的言论、华而不实的宣传等。
- 故事起源
- 银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在故事中,宝玉送给黛玉一本书,书的封面上贴着一层银箔,象征着书的价值和精美。然而,黛玉一看书的内容后却发现,这本书只是外表精美,实际上是一本没有内容的空书。因此,银箔成语就从这个故事中被引用了出来。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个产品的包装很华丽,但实际上只是一层银箔。2. 他的演讲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完全是银箔。3. 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实质,否则容易被银箔所迷惑。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张纸上贴着一层闪闪发光的银箔,但当你把银箔揭开时,却发现下面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内容。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纸张上的银箔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人云亦云”、“花枝招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其实只是一层银箔,没有真正的绘画技巧。2. 初中生:这个网红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但其实只是一层银箔,背后隐藏着很多努力和辛苦。3. 高中生:他的演讲很精彩,但其中的观点只是一层银箔,没有真正的逻辑和深度。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宣传很夸张,但实际上只是一层银箔,产品并没有那么好。5. 成年人:不要轻易相信媒体的报道,有些新闻只是一层银箔,没有实际的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