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还笏的词语解释
还笏的意思
拼音:hái hù    注音:ㄏㄞˊ ㄏㄨˋ
基本解释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基本含义
指臣子向君主还拜。
详细解释
还笏是一个古代的礼仪动作,表示臣子向君主还拜。在古代,臣子在向君主请安时,要先跪拜,然后将头上的笏板还给君主,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尊敬。
使用场景
还笏一词多用于形容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恭敬,也可以用来形容对长辈或上司的尊敬和恭敬。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古代的臣子在向君主请安时,要先行跪拜,然后将头上的笏板还给君主,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尊敬。这个动作象征着臣子对君主的恭敬和顺从。
词语结构
还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还”是动词,表示还给;“笏”是宾语,指的是古代臣子头上的礼仪用具。
例句
1. 他向老师还笏,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2. 在古代,臣子要向君主还笏,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恭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臣子,向君主请安时,将头上的笏板还给君主,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尊敬。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向老师还笏,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2. 初中生:在古代,臣子要向君主还笏,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恭敬。3. 高中生:他向领导还笏,表示对领导的敬意和忠诚。4. 大学生:在古代的宫廷中,臣子向君主还笏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动作,体现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尊敬。
5. 成年人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有臣子向君主还笏的场景,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个成语来表达对长辈或上司的尊敬和恭敬。
(0)
诗文中出现“还笏”的诗词

题蔡君谟墨迹后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

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

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

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

褚令狷且直,还笏首叩血。

鲁公秉忠勤,白首抗希烈。

独有虞永兴,当年称四绝。

贤哉蔡莆阳,直气亘南粤。

入为枫宸侍,遇事挺奇节。

挥毫霸当年,粲然星中月。

非惟惊代能,乃是名世哲。

(0)

送张监税归去来歌

君不见义熙元年陶彭泽,偶缠秃绶称长官,俄飏轻舟作归客。

萧萧五十年,衮衮八十日。

县令虽为百里君,不似斜川临流玩泉石。

公田虽收半顷税,不似东皋种禾满阡陌。

后园之柳为我贮清阴,东篱之菊为我发佳色。

浊醪妙理汝不知,素琴真趣吾能识。

陶隐君,张公子。

千二百年同一轨,丈夫意气当如此。

亦不挂冠神武门,亦不还笏蓬莱陛。

尽展平生履历书,凌乱云烟飞满纸。

归去来,归去来,二君觉处真奇哉。

孔宾半夜呼将去,李愿终身唤不回。

子休矣,子休矣,取舍行藏都在己,一往一来聊尔耳。

人生起灭半天云,世事浮沉一江水。

腰间带,不须束,头上巾,还可漉。

南山荷锄夕露晞,北窗支枕凉风足。

酒具遮留栗里墟,篮舆轻适庐山隅。

行将过,且踌躇。

溪山云月无今古,试访渊明旧隐居。

(0)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又诏八品锡其裔孙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

册府藏馀烈,皇纲正本朝。

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

咫尺言终直,怆惶道已消。

泪心传位日,挥涕授遗朝。

飞燕潜来赵,黄龙岂见谯。

既迷秦帝鹿,难问贾生雕。

穆卜缄縢秘,金根辙迹遥。

北军那夺印,东海漫难桥。

罗织黄门讼,笙簧白骨销。

炎方无信息,丹旐竟沦漂。

邂逅江鱼食,凄凉楚客招。

文忠徒谥议,子卯但箫韶。

未见公侯复,寻伤嗣续凋。

流年随水逝,高谊薄层霄。

柱石林公远,缣缃故国饶。

奇踪天骥活,遗轴锦鸾翘。

近者淮夷戮,前年归马调。

始闻移北葬,兼议荫山苗。

圣泽覃将溥,贞魂喜定飘。

异时穷巷客,怀古漫成谣。

(0)

贺新郎·其四跋唐伯玉奏稿

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与、官家留住。

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

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

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

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

但一片、丹心如故。

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风色恶,海天暮。

(0)

送族弟子西赴省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

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

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

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0)

十一月二日至紫极宫诵李白诗及坡谷和篇因念苏李听竹时各年四十九予今五十九矣遂次其韵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