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南海 Nán Hǎi
[South China Sea] 亚洲东部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广东、广西之南和马来群岛之间,面积36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海域,海底大陆架藏有石油资源。海南岛、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岛屿在此海内
◎ 南海 Nánhǎi
(1) [Nanhai]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英文翻译
1.the Nanhai Sea; the South China Sea
- 详细解释
(1).泛指南方的海。《书·禹贡》:“导 黑水 至于 三危 ,入于南海。” 孔 传:“ 黑水 自北而南,经 三危 ,过 梁州 入南海。” 唐 韩愈 《送区册序》:“有 区 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
(2).古代指极南地区。《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国 ,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礼记·祭义》:“推而放诸南海而準,推而放诸北海而準。”《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 中国 得而财之。”
(3).泛指东南亚地区,犹言南洋。
(4).指 东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 会稽 ,祭 大禹 ,望于 南海 ,而立石刻颂 秦 德。”
(5).特指 南海观音 所在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汝志良嘉,但须要到南海去。” 吕湛恩 注:“ 观音大士 示现在 浙江 定海县 东 落伽山 ( 落伽山 孤峙海中)。故称 南海观音 。”
(6).指 南中国海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周恩来 《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诗:“出国去,走 东海 、 南海 、 红海 、 地中海 ,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 田汉 《梅兰芳纪事》诗之十七:“名山每看添生面, 南海 秋深访 厦门 。”
- 基本含义
- 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广阔的领域或空间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 故事起源
- 成语“南海”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它是根据中国地理特点和南海的广阔面积而形成的。
- 词语结构
- 南海是一个地名,成语“南海”是由这个地名组成的。
- 例句
- 1. 这片土地像一片南海,广阔无边。2. 飞机在南海上空飞行,一望无际的海面让人心旷神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南海的广阔面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南海边,眼前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南海的地理知识,包括南海的位置、地理特点、资源和环境等。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南山北海”、“南辕北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南海很大,我想去看看海里的鱼。2. 初中生:南海的风景很美,我希望有一天能去旅行。3. 高中生:南海的经济发展前景很广阔,我将来想从事海洋工程相关的工作。希望这个关于“南海”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