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wú xià ā méng ㄨˊ ㄒㄧㄚˋ ㄚ ㄇㄥˊ
吴下阿蒙
指 三国 吴 之名将 吕蒙 ,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结友而别”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初, 权 谓 蒙 及 蒋钦 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 蒙 始就学,篤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 鲁肃 上代 周瑜 ,过 蒙 言议,常欲受屈。 肃 拊 蒙 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 吴下阿蒙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自今观之,皆 吴下 阿蒙 手笔也。” 清 沉起凤 《谐铎·隔牖谈诗》:“汝 吴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过我雷门。”亦省作“ 吴蒙 ”。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君去 江 南只半程,却过 吴蒙 旧乡井。”
- 基本含义
- 指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知识水平非常低下,无法理解或领会相关的内容。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或事物的了解十分浅薄,无法理解或参与相关的讨论或活动。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调侃自己知识水平不高。
- 故事起源
- 吴下阿蒙最早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相传,吴太伯是吴国的开国君主,他在位时,吴国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吴太伯到民间巡视,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于是问他:“你为何躺在地上?”那个人回答说:“我是吴国的人,听说吴国人人富裕,所以我躺在地上试试看。”吴太伯听后感到非常气愤,认为这个人愚昧无知,对吴国的繁荣没有任何贡献。于是,他将这个人赶出了吴国。这个人就是吴下阿蒙,从此成为一个形容知识水平低下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主语+吴下阿蒙
- 例句
- 1. 他对数学一窍不通,简直就是个吴下阿蒙。2. 我虽然是吴下阿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吴下阿蒙”与知识水平低下的形象进行联想,形成强烈的印象。可以想象一个人躺在地上,代表知识水平低下,无法拔身于地而起。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其他形容知识水平低下的成语,例如“一窍不通”、“白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数学成绩很差,真是个吴下阿蒙。2. 初中生:他对历史一窍不通,真是个吴下阿蒙。3. 高中生:他对文学作品一窍不通,真是个吴下阿蒙。4. 大学生:虽然我是吴下阿蒙,但我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