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自私 zìsī
[selfish;self-centered;egotistic] 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
他有时也可能是自私的和卑鄙的
一位刻板的、贪婪的、自私的老绅士
自私的行为
- 反义词
无私
- 英文翻译
1.selfish; self-centred; self-seeking
- 详细解释
(1).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 晋 潘尼 《安身论》:“忧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兴於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也。”《宋书·孝义传·蒋恭》:“礼让者以义为先,自厚者以利为上,末世俗薄,靡不自私。”
(2).谓归个人私有。《新唐书·沙陀传》:“ 景思 闻天子西,乃与 友金 料骑五千人居 絳 ,兵擅劫帑自私。” 清 朱梅崖 《乐闲图序》:“天子以为可休,斯可休矣,故筋力得以自私,若是者,乃先生之所谓乐,先生之所谓闲也。”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皇上不以君位自私,而公必遏其德义;国民以人道为重,而公必自逞其兵威。”
(3).偏私。 宋 欧阳修 《正统论》上:“盖於其可疑之际,又挟自私之心,而溺於非圣之学也。”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昔尝称南士轻剽,不可当大事,此北人自私之论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
- 使用场景
- 自私自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批评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及团体或社会利益的人。
- 故事起源
- 自私自利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庄公在位时,有一个名叫季文子的官员,他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庄公因此写了一篇《自私自利》的文章,批评季文子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 词语结构
- 自私自利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只顾自己的私利。
- 例句
- 1. 他从不关心别人的困难,总是自私自利。2. 这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自利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自私自利这个成语与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自私自利,还有一些与自私相关的成语,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自顾自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真是太自私了!2. 初中生:她只顾自己的成绩,从不帮助其他同学,真是太自私自利了!3. 高中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朋友,真是太自私自利了!4. 大学生:他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