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墓志主要用于描述人们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纪念和铭记。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英雄、先贤、伟人等的纪念和尊重,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和回顾。
- 例句
- 1. 他的墓志上写满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词。2. 这座墓碑上的墓志记录了他一生的奋斗和贡献。
- 基本含义
- 指用来纪念死者的石碑或文字记录。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前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构成]
偏正式:墓(志
[例句]
刻写墓志。(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和墓志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的纪念和尊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块古代的墓志,上面刻着很多古老的文字。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墓志是古代人们用来纪念逝去的人的重要方式。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著名人物的墓志,了解了他们的生平和贡献。4. 大学生:这部纪录片通过墓志的研究,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 故事起源
- 墓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墓葬文化。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在墓碑上刻写文字来纪念逝去的人。这些墓碑上的文字记录就成为了墓志的起源。墓志的出现不仅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更是为了让后人了解过去的人和事,传承历史文化。
- 英文翻译
1.(墓志铭) epigraph;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within a tomb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墓碑上的文字和墓志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墓地前,阅读墓碑上刻的墓志,用心记住其中的内容。
- 词语结构
- 墓志是一个名词,由“墓”和“志”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墓志 mùzhì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within a tomb]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亦指墓志上的文字。《新唐书·李栖筠传》:“ 栖筠 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誌。”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墓碑、墓碣、墓表、墓志、墓记、埋铭》:“墓誌,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埋铭、墓记,则墓誌异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三》:“字亦作誌,则墓誌用之,墓誌或文或笔,体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