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事物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方面的突然显现,突出其新颖、独特、出众之处。
- 例句
- 1. 这个小村庄因为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焕发出了崭然的文化气息。2. 他的才华在比赛中崭然展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赏。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显露出明显的新貌或新面貌。
- 基本解释
(1).形容山势高峻突兀。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北有双山,夹道崭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周 碑嗟缺矣, 少室 望崭然。” 清 戴名世 《雁荡记》:“ 天柱 峙其右,奇特雄伟,崭然不可躋。”
(2).形容物体尖锐突出。 宋 杨万里 《食菱》诗:“鷄头吾弟藉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小猎犬》:“见一小鹿,长二寸许,双角崭然。”
(3).形容超出一般。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少时,其於货利声色中能崭然不为所污染若此。”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五:“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三章:“许多新体的诗歌所谓‘词’者,也崭然露出头角来。”参见“ 崭露头角 ”。
(4).鲜明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居家犹素妆;一归寧,则崭然新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后日为上巳节,欲招子踏春园。子当尽去敝衣,袍袴袜履,崭然一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崭”和“然”的成语,如“崭露头角”、“面目崭新”等,来拓展对于“崭然”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过去了,春天的花儿崭然绽放。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技巧和实力,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崭然成为了焦点。3. 高中生:她的才华和魅力在大学里崭然显现,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 故事起源
- 崭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晋朝的一位名士王戎,他在某次宴会上,突然站起来,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令所有人刮目相看,从此声名鹊起。这个故事中的“崭然”一词,形象地描述了王戎在众人面前突然显露出的新面貌。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崭然”与“突然”联想起来,因为崭然的意思就是事物在某一时刻突然显现出新面貌。
- 词语结构
- 崭然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崭”是形容词,意为显露出新貌;“然”是副词,表示事物的变化。
- 详细解释
- 指事物由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突然展露出显著的新面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