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甄明的词语解释
甄明的意思
拼音:zhēn míng    注音:ㄓㄣ ㄇㄧㄥˊ
基本解释

(1).辨明;明察。《后汉书·鲁丕传》:“论难於前,无所甄明。” 李贤 注:“甄,别也。”《晋书·崔洪传》:“选吏部尚书,举用甄明,门无私謁。”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甄明大义,矫正末流。”
(2).通晓。《晋书·儒林传·崔游》:“少好学,儒术甄明。”《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后以儒术甄明,擢授太学博士。”
(3).显明。《北史·艺术传上·信都芳》:“又私撰历书,名曰《灵宪历》,算月频大频小,食必以朔,证据甚甄明。”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其或久更事任、绩効甄明者,必择其良能而分命焉。”

基本含义
甄明指审察辨明,识别真伪,辨别是非。
详细解释
甄明是由“甄”和“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甄有审查、鉴别的意思,明表示明确、清楚。甄明一词形象地比喻审辨事物真相,辨别是非曲直。
使用场景
甄明常用于形容人对事物真伪、善恶的判断能力高,能够识别出真相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可以用于赞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辨别力,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缺乏判断力。
故事起源
《汉书·甄阜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甄阜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他在担任官职期间,以审察明辨而闻名。有一次,一位官员上书称自己是正直无私的,但甄阜通过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他的言行与实际情况不符。甄阜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甄阜甄明臣下,审察事实,辨别是非。此人言行不符,明显欺君,不可信任。”从此以后,“甄明”成为了形容审查鉴别的成语。
词语结构
甄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甄”和动宾短语“明”组成。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甄明能力很强,经常能够准确判断出问题的根源。2. 这位法官的甄明判断,使得案件得以公正审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仔细审查一件物品,用明镜看清其中的真相,从而形成对甄明的印象。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甄明相关的成语,如甄奇、甄别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甄明好人和坏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2. 初中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甄明网络上的真假信息。3. 高中生:作为一名未来的科学家,我要具备甄明事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科学判断。4. 大学生:在面试中,我们需要甄明公司的真实情况,以便做出合适的职业选择。
(0)
诗文中出现“甄明”的诗词

集句联

激扬硕学,诱接后进;甄明政术,晓达公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