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符徵的词语解释
符徵的意思
拼音:fú zhēng    繁体字:符徵    
基本解释

符瑞;符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於湖( 临平湖 )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餘,刻‘作皇帝’字。於是改 天册 为 天璽 元年。 孙盛 以为 元皇 中兴之符徵,五湖之石瑞也。”

基本含义
符合预兆,预示着某种情况或结果即将发生。
详细解释
符徵是由“符”和“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符”指符合、符号,“徵”指预兆、征兆。符徵意味着某种征兆或符号的出现,预示着某种情况或结果即将发生。
使用场景
符徵常用于描述一些预示性的征兆或符号,用以预示某种情况或结果的发生。可以用于讨论天象、自然现象、人事变迁等各种场景。
故事起源
据说,符徵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礼记·王制》中的《曲礼上》。在古代,人们相信天象和自然现象可以预示着吉凶祸福,因此常常会观察和解读这些征兆。符徵一词就是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
词语结构
符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例句
1. 乌云密布,雷声隆隆,这是天空中的符徵,暴风雨即将来临。2. 突然出现一只黑猫,这是不祥的符徵,我们要小心一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符徵这个成语。例如,可以将“符”字与符号联系起来,将“徵”字与征兆联系起来,然后想象一个符号出现在天空中,预示着某种情况即将发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符徵相关的成语,例如“兆头”、“预兆”等,以扩展对预示性征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出门时,看到天空中有一道彩虹,我觉得这是好运的符徵。2. 初中生:老师说,如果在考试前做了一个好梦,那就是考试顺利的符徵。3. 高中生:我刚刚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是我即将获得录取通知书的符徵。
(0)
诗文中出现“符徵”的诗词

送吴中丞入为少司徒

尚忆秦廷哭,能令汉业昌。

符徵使者,龙剑入渔阳。

战伐深推毂,从衡易处囊。

急难心转赤,纡画鬓先苍。

日月垂南纪,风云护朔方。

七擒收属国,一战扫穷荒。

司马军中拜,金鱼袋里装。

宁惟剪荆棘,且为树甘棠。

羽扇妖氛避,穹庐燧色藏。

春风眠突骑,暮雨至降王。

女释供边馌,家馀宿亩粮。

朅来平准议,谁握度支章。

保障空思尹,秋毫或让桑。

主忧偏社稷,公望切岩廊。

饷转千樯月,漕飞万庾霜。

牢盆自商贾,盐铁有贤良。

物力江湖细,兵需陆海长。

察眉难尽泪,刺骨未论伤。

少府征宁缓,潢池势可当。

亦知根本计,何以报明光。

(0)

奉和御制平胡

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

符徵选士,金钺拜将军。

叠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

祅星乘夜落,害气入朝分。

始见幽烽警,俄看烈火焚。

功成奏凯乐,战罢策归勋。

盛德陈清庙,神谟属大君。

叨荣逢偃羽,率舞咏时文。

(0)

挽故温州郡丞闽人黄公钏

还因礼乐借登坛,力尽驱驰转更难。

麾下虎符徵未合,匣中龙剑恨谁弹。

偏师欲奋长缨请,匹马能冲组练残。

刲后杲卿空有舌,哭回弘演已无肝。

从他一蹶星同陨,留得孤忠璧自完。

百粤风神开庙社,七闽精爽傍衣冠。

丹心日月天俱捧,紫气虹霓海并寒。

为道鲸波诸稍戢,只今重译满长安。

(0)

挽鹿泉贾参政二首·其一

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

(0)

拟汉将行

单于近猎天山东,长城火接甘泉红。

汉皇裂符徵武猛,羽林十万皆从戎。

甲光晃晃迎朝日,吴钩楚练何辉赫。

挥鞭直断黄河流,积鞍远蔽阴山雪。

将军新受九重知,陇西雁门交出师。

鱼丽昼结风云阵,燕尾晴翻龙虎旗。

寒沙飒飒塞草白,苦雾苍苍迷远碛。

帐下飨士日击牛,军中贾勇争投石。

少年本出五陵豪,死生意气轻鸿毛。

金鞍被就千金马,玳室横装七宝刀。

誇马持刀时睥睨,一朝关塞烟尘起。

鞍后手悬冒顿头,囊间尽馘天骄耳。

转战那知瀚海穷,幕南已觉王庭空。

捷书朝奏明光殿,卫霍谁论颇牧功。

君不见冠军意气何扬扬,轻车刀笔徒自伤。

军中流涕亦徒尔,祁连古垒犹相望。

(0)

登越王台怀古·其二

高台千尺俯崚嶒,伯业王图万里仍。

钱俶早闻归职贡,窦融先已识符徵

澄江落雁迷寒浦,绝壑深林堕石藤。

感慨日新形胜旧,露丛风径夜篝灯。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