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过甚;过分。《易·小过》“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唐 孔颖达 疏:“所以无其咎者,以其失位在下,不能为过厚之行,故得遇於无咎之宜,故曰无咎,弗过遇之也。”
(2).过分厚重。《汉书·王嘉传》:“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易·繫辞下》“盖取诸大过” 晋 韩康伯 注:“取其过厚。” 孔颖达 疏:“送终追远,欲其甚大过厚。”《北史·胡叟传》:“或谓 潜 曰:‘再三之惠,以为过厚,子惠於 叟 ,何其恒也?’”
(3).宽厚。《宋书·范泰传》:“公之友爱,即心过厚。”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其处心行己,亦往往多出於过厚。”
- 英文翻译
1.blocked up
- 基本含义
- 形容厚度超过正常或合适的程度。
- 详细解释
- 过厚是由形容词“过”和形容词“厚”组成的成语,表示某物的厚度超过了正常或合适的程度。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厚度过于浓重或过于丰富,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感过于深厚或感激过度。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物质的厚度过于厚重,如“墙壁太过厚实,隔音效果很好”;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过于深厚,如“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过厚,常常送礼表示谢意”。此外,过厚还可以用于形容文辞或言辞过于华丽或夸张,如“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过于厚重,不利于理解”。
- 故事起源
- 关于过厚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使用频率较高,没有特定的传说或故事与之相关。
- 词语结构
- 过厚的结构是由形容词“过”和形容词“厚”组成的,形容词“过”表示超过正常或合适的程度,形容词“厚”表示厚度。
- 例句
- 1. 这块肉切得太过厚,煮不熟。2. 他的感激之情过厚,送了我一大堆礼物。3. 这部电影的特效过厚,显得有些不真实。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过厚的意思与物体的厚度过大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厚度超过常规的物体,如一块切得过厚的肉,或者一堵过厚的墙壁。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过厚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厚度相关的成语,如“厚颜无耻”、“厚积薄发”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苹果切得太过厚了,我咬不动。2. 初中生:他的谢意过厚,送了我一份贵重的礼物。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过于厚重,读起来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