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寄语的词语解释
寄语的意思
拼音:jì yǔ    注音:ㄐㄧˋ ㄧㄩˇ
使用场景
寄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于送别、祝福、庆贺等场合。比如,一位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寄语,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努力奋斗;或者在生日聚会上,朋友们给寿星寄语,祝福他们健康快乐。
例句
1. 我寄语你:希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2. 在离别的时刻,他寄语我要好好照顾自己。
基本含义
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把话语传给某人:~远方的朋友。(作谓语)
[构成]
动宾式:寄|语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寄语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文化和传统。你可以学习写信的礼仪和技巧,了解不同场合下适合的寄语方式,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关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寄语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校长寄语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3. 高中生:在学校的告别仪式上,班主任寄语我们要珍惜友谊,保持联系。4. 大学生:导师寄语我们要勇于探索,积极参与科研项目。5. 成年人:朋友寄语我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寄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通讯工具,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人们在书信中常常会附上一些祝福或忠告的话语,以表达自己的心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逐渐演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寄语。
英文翻译

1.[书] send word

记忆技巧
记忆寄语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寄”字联想为寄信,表示通过书信传递信息。2. 将“语”字联想为语言,表示传达心意的话语。
词语结构
寄语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寄”是动词,表示通过书信或其他方式传递;“语”是名词,表示话语或语言。
详细解释

◎ 寄语 jìyǔ
[send word]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传话,转告。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 刘希夷 《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陈毅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0)
诗文中出现“寄语”的诗词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0)

咏宝剑诗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0)

王昭君二首·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0)

满江红·其五思隐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北海钓,南山射。

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

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

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

(0)

归吴至枫桥

遥看城郭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

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

夕阳寺掩啼乌在,秋水桥空乳鸭飞。

寄语里闾休复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0)

三折岭望黄山

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

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