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文化、思想等的衰败、老化、不再有活力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古代建筑的老旧、人的精神状态的衰退等。
- 例句
- 1. 这座古城已经枯朽了,需要进行修缮。2. 他的思想观念已经枯朽不堪,需要更新。3. 这幅画展现了岁月的流转,枯朽与新生交织在一起。
- 反义词
繁荣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老化、腐朽、失去生机。
- 基本解释
◎ 枯朽 kūxiǔ
[withered and rotten] 枯萎朽烂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枯朽”相关的成语,如“衰落不堪”、“一蹶不振”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秋天的树叶变黄、干枯,就像枯朽的老人一样。2. 初中生: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枯朽不堪,亟需修复。3. 高中生:他的思想观念已经枯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4. 大学生及以上:这幅画作展现了岁月的流转,枯朽与新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思。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汉朝初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的大军围攻刘邦的军队。刘邦的部下陈平建议他在战场上设立一个大木牛流马,敌人看到后会认为刘邦的军队还有余粮,就不会进攻。项羽派遣韩信前去侦查,韩信看到大木牛流马后,认为刘邦的军队还很强大,不敢进攻。结果刘邦的军队成功逃脱了。从此,“木牛流马”成为形容虚假、欺骗的事物,后来演变为形容事物虚弱、衰败、失去活力的状态,即“枯朽”。
- 英文翻译
1.withered and rotte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枯萎的树木,叶子干瘪、树枝腐朽,失去了生机,就可以联想到“枯朽”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1).指枯槁腐朽之物。《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圣人知凶丑之自然,下愚之难移,犹春阳之不能荣枯朽,炎景之不能鑠金石。” 宋 苏轼 《次韵吕梁仲屯田》:“空虚岂敢酬琼玉,枯朽犹能出菌芝。” 金师拓 《冬夜》诗之二:“盘木无先容,竟与枯朽并。”
(2).枯槁腐朽。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餘,岂宜令入宫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予曾见 唐 初 路 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 田间 《阿拉伯礼赞》诗:“ 黎巴嫩 长的杉树,五千年不曾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