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案举的词语解释
案举的意思
拼音:àn jǔ    注音:ㄢˋ ㄐㄨˇ
使用场景
案举常用于描述揭发犯罪行为或阴谋诡计的行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或法律领域中,例如揭发盗窃、举报贪污、揭发阴谋等。
例句
1. 他勇敢地案举了那个贪官,为人民争取了公正。2. 这个勇敢的举报人案举了一个重要的犯罪团伙。
基本含义
举报犯罪行为,揭发阴谋诡计。
基本解释

考核并荐举。《史记·酷吏列传》:“ 杨僕 者, 宜阳 人也。以千夫为吏。 河南 守案举以为能,迁为御史。”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比辱书,以谓时时小有案举而谤议已纷然矣。足下无怪其如此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揭竿而起”、“揭破”等,以扩展对揭发行为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勇敢地案举了那个在班上偷东西的同学,保护了大家的财物安全。2. 初中生:经过调查,警察找到了案举的线索,成功破获了一起盗窃案。3. 高中生: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勇敢地案举犯罪行为。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案举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案举行为。
故事起源
案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李时中举荐遗书》中。李时中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书中写道:“案举者,为国为民,揭发奸邪,阻止不法。”这个成语由此流传开来,成为了描述揭发犯罪行为的常用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正义的英雄,勇敢地揭发犯罪行为,为社会带来公正和平安。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案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案”指的是法律案件,而“举”则指的是揭发、举报的行为。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揭发犯罪行为的意思。
详细解释
案举是指向有关部门举报犯罪行为或揭发阴谋诡计,以期得到公正的审判或阻止不法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揭发者的勇气和正义感,也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0)
诗文中出现“案举”的诗词

元祐党人碑

熙丰小人用,坏政始介甫。

类从一何众,三朝养祸柢。

元祐用君子,四海贺马吕。

豁然破积晦,有若日当午。

一日十二时,午位仅一数。

十一非其位,乃在小人所。

天意未厌祸,善类终遭侮。

在睽同而异,川朔失为迕。

其辈随以动,在咸象于股。

奸京柄崇宁,首以故案举

深虞道复长,籍党表天下。

一镌亦莫服,凿石竟何补。

邪正均一罚,株连示淆蛊。

今于岁月后,是非目谁瞽。

譬瞻星与宿,经纬森天纪。

不妨紊彗孛,各自粲堪指。

君子犹元气,不能绝其绪。

但含消长机,小人昩其旨。

虽云诈力大,欲绝亦缪矣。

十步有芳草,十室有贤士。

若使朝廷无,曷以维国是。

不以溷小人,同事信难处。

其势莫两立,伤夷至于此。

小人务辟衅,君子务必沮。

柰何君子少,莫胜小人侈。

恃胜初无人,习恶后无主。

丁秦及贾韩,驯至国遭掳。

一旦中原失,小人实为估。

乃鉴殷之亡,先闻九侯脯。

碑者本悲也,我来手重抚。

(0)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

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

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

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

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

(0)

和郑制干迁居

帝遣夫君侍玉除,籋云飞上驾龙驹。

兵谈暂此栖油幕,荷隰居然见子都。

风牖喜便鸿案举,月台长对兔轮孤。

孟尝幸舍非吾事,徒愧荀林为送孥。

(0)

为道深题墨竹

谁写双筼筜,半晴半带雨。

干直挺青琅,叶疏攒翠羽。

清容禅室悬,瘦许山僧侣。

傥遇老香严,定将公案举

(0)

祝司马春堂表兄六十生日

小春春酒熟,介寿寿筵开。

案举齐眉孟,觞飞舞彩莱。

椒花新献颂,柏叶始浮杯。

仙室红霞满,函关紫气来。

三星辉阆苑,八洞耸瑶台。

共把钧天乐,为君奏一回。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