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高掇的词语解释
高掇的意思
拼音:gāo duō    注音:ㄍㄠ ㄍㄠ ㄍㄠ
使用场景
高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举起重物、抬起人或物体等动作。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比喻将某人或某事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表示对其的重视和赞扬。
例句
1. 他高掇起重物,展示了他的强壮。2. 她高掇起自己的孩子,表达了她对他的深深的爱。
基本含义
高高举起或高高托起。
基本解释

科考高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宰相子应举》:“其长子 沉泰鸿 ,有声诸生间,人皆以高掇期之。”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偕征》:“二位相公风采,也比往常大不相同,今科必定一齐高掇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高掇”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举起、托起相关的成语,如“高抬贵手”、“举世闻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高掇起书包,轻松地走进了教室。2. 初中生:老师高掇起我们的努力,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3. 高中生:他高掇起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成功。4. 大学生:我们应该高掇起科学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
故事起源
高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将大山高高举起。”这句话传到了一个叫高掇的地方,人们就用“高掇”来形容将物体高高举起的动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高掇”。想象一个人用力将一个重物高高举起的情景,将这个形象牢记于心,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成语“高掇”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
详细解释
高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高”表示高高举起,而“掇”表示托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将物体或人高高举起来的动作。
(0)
诗文中出现“高掇”的诗词

栽芋

区里饶田早下来,绿芽才发旋锄开。

添泥善护儿孙长,看取秋高掇大魁。

(0)

读常理斋先生爱吟草谨题

天上辉腾奎壁宿,人间肇起冠冕族。

况为长白之钟英,得天者厚得地独。

少年才气自纵横,淹贯诸子通六经。

高掇科第拾芥子,报国文章早知名。

出宰西充小试技,百里终非大贤寄。

诗思政迹卓锦江,善文能武称良吏。

金酋叛乱侵予疆,王师震怒川兵强。

我公奉调给军饷,仁威久著昔岭冈。

曰嘉乃绩晋乃秩,良牧之名达王室。

指日奏功期凯旋,降卒反覆转掠疾。

纷纷左右鸟兽奔,我公奋臂当敌军。

风雷叱咤山谷震,云雾惨淡天地昏。

一身有死答圣主,骨暴疆场血染土。

凛凛正气壮两川,赫赫明禋光千古。

皇家雨露自此深,天将遐福贻后人。

慷慨英风至今在,照耀史册忠义新。

(0)

吊邓洵美

十年衣染帝乡尘,踪迹仍传活计贫。

高掇桂枝曾遂志,假拖蓝绶至终身。

侯门寂寞非知己,泽国悽惶似旅人。

今已向公坟畔过,不胜怀抱暗酸辛。

(0)

暗用古人名诗寄程帅

羡公椽笔衔阳秋,黄钟大吕豪端收。

省闱高掇未足道,文章老手第一流。

轇轕玄谭已惊众,倒河翻澜骇飞动。

递中筒诗陆续来,旧债未偿新债重。

即今搦管重犯严,强颜回顾口如钳。

更驱行李伸此情,句法政用公镌劖。

(0)

送东林圭老游闽五绝句·其二

少年高掇老庞科,未必龙门众角多。

幕府三招三不去,唯将一钵渡娑婆。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