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高空的月亮。 晋 潘岳 《京陵公主女王氏哀辞》:“皎皎霄月,载盈载微。” 南朝 宋 谢灵运 《捣衣》诗:“夕阴空结幕,霄月皓中闺。”
- 基本含义
- 指天空中高悬的月亮,比喻非常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或境界。
- 详细解释
- 霄月一词由“霄”和“月”两个字组成。其中,“霄”指天空上部,与“地”相对,“月”指月亮。霄月的本义为高悬在天空中的月亮,引申为非常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或境界。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追求高远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 使用场景
- 霄月常用于形容人们追求高远目标、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和境界。可以用于鼓励他人追求自己的理想,表达对追求卓越的人的赞美和崇敬。
- 故事起源
- 霄月的起源没有特定的故事,但它作为一个成语,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有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霄月常常被用来描绘壮丽的景象和高远的目标,如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就有“霄月沉沉掩朔云,碧空如洗月如钩”的描述。
- 词语结构
- 主语 + 霄月
- 例句
- 1. 他的梦想就像一轮霄月,高悬在天空,令人向往。2. 这个项目的目标非常高远,可以说是一个霄月般的目标。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广阔的平原上,仰望着高悬在天空中的明亮的月亮,感受到那种追求高远目标的向往和激情。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等,了解更多关于霄月的描写和运用。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追求高远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壮志凌云”、“志存高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追求霄月般的梦想。2. 初中生: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的篮球梦想就像一轮霄月,高悬在天空。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实现霄月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