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咒枣的词语解释
咒枣的意思
拼音:zhòu zǎo    注音:ㄓㄡˋ ㄗㄠˇ
基本解释

旧时道士﹑方士等对枣念咒,谓能用以祛邪治病。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辞犀利,能够击中要害,让人难以反驳。
详细解释
咒枣是由“咒”和“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咒”表示诅咒,指的是言辞尖锐、犀利;“枣”表示枣核,指的是要害。咒枣形容人的言辞犀利,能够击中要害,让人难以反驳。
使用场景
咒枣一般用于形容辩论、讨论或争辩中,某人的言辞非常犀利,能够直接切中问题的要害,让对方无法反驳。
故事起源
咒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十一年》的一段记载。故事中,齐国的国君襄公派遣使者去晋国,晋国的国君文公让使者带去一颗枣核,意思是让襄公吃了这颗枣核,就能了解晋国的实力。襄公吃了枣核后,确实了解到了晋国的实力。后来,人们就用“咒枣”来形容言辞犀利、能够击中要害的人。
词语结构
主要由“咒”和“枣”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辩论技巧非常高超,每次都能咒枣对方。2. 她的演讲非常有说服力,每个观众都被她的咒枣言辞所折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枣核”和“犀利”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尖锐的枣核狠狠地击中要害,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联想,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咬文嚼字”、“言辞犀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非常咒枣,老师都没有办法反驳。2. 初中生:她的辩论能力很强,每次都能咒枣对手。3. 高中生:他的演讲非常犀利,每个听众都被他的咒枣言辞所折服。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用咒枣般的言辞击败了对手,赢得了比赛。
(0)
诗文中出现“咒枣”的诗词

灵井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0)

李术士善医卜

西汉君平莫是渠,萧然闭肆或旬馀。

青囊系肘藏仙诀,黑子如毛录谶书。

屡倩揲蓍爻每验,近闻咒枣病皆除。

闲时更取离骚看,怕有灵均犹卜居。

(0)

李术士善医下

西叹君平莫是渠,萧然闭肆或旬馀。
青囊系肘藏仙诀,黑子如毛录谶书。
屡倩揲蓍爻每验,近闻咒枣病皆除。
闲时更取离骚看,怕有灵均犹卜居。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