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不同的情境。在军事领域,它可以用来形容军队进行进攻、征服敌方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个观点、行为或事件进行批评、抨击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经常用攻伐的方式批评他人的不足之处。2. 这个战队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攻伐能力。
- 基本含义
- 指进攻和征服,也可指批评和抨击。
- 基本解释
(1).攻打讨伐。《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国无能攻伐。”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若仍不从,则同攻伐其国土,改易其政府。”
(2).指药性猛烈。《天雨花》第十四回:“不想 郑贵妃 暗嘱内医 崔文昇 ,投以大黄等攻伐之剂。”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攻伐相关的成语,如攻其不备、攻城略地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我们队通过不断的攻伐,最终赢得了比赛。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严厉的攻伐,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3. 高中生:这个演讲比赛中,选手们通过攻伐对方的观点,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故事起源
- 攻伐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背景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战争故事。当时,晋国发动了一次进攻齐国的战争,结果齐国大将田文将晋军打败,晋军溃败而逃。晋国的国君晋襄公因此非常生气,他派人去找到毛公来询问战败的原因。毛公回答说:“晋国攻伐齐国,却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失败了。”这个故事中的“攻伐”一词,就是指晋国的进攻和征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攻”字与进攻、征服等词语联想起来,将“伐”字与打击、抨击等词语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攻伐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组成的成语。
- 详细解释
- 攻伐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攻”意为进攻、征服,而“伐”则指打击、抨击。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进行批评、抨击或者进行进攻、征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