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教育或讽刺那些懒散怠惰、不努力工作的人。
- 例句
- 1. 他庸怠的态度让老师很失望。2. 这个员工庸怠,从不主动完成工作任务。3.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避免庸怠的心态。
- 基本含义
- 庸散懒惰,不勤奋努力。
- 基本解释
(1).谓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常用作自谦词。 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
(2).指才识平庸且生性懒惰的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夫圣人之言……或立教以进庸怠,或言命以穷性灵。” 吕向 注:“圣人立教有《诗》、《书》、《礼》、《乐》,以进中庸嬾墯之人。”
- 延伸学习
- 1.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庸怠相反的成语,如“勤奋好学”、“励精图治”等,来加强对庸怠的理解和对比。2. 深入学习《荀子·劝学》,了解更多关于努力学习的思想和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庸怠地做作业,所以成绩不好。2. 初中生:别再庸怠了,要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的高中。3. 高中生:他因为庸怠的态度,错失了很多机会。4. 大学生:庸怠是成功的大敌,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5. 成年人:不要庸怠,要坚持努力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 故事起源
- 庸怠一词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书中。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在这本书中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庸散懒惰的人。庸怠一词就是在这里首次出现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庸怠这个成语:1. 将“庸”字理解为庸庸碌碌、平庸无能的意思,与懒散怠惰的含义相呼应。2. 将“怠”字理解为怠慢、怠惰的意思,与不努力工作的含义相符合。
- 词语结构
- 庸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庸”和动词“怠”组成。
- 详细解释
- 庸怠指人懒散怠惰,缺乏勤奋努力的精神。形容人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